“文学,是
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从古老的象形
文字到
今天的文字;从甲骨文中的
神话传说到今天的文学海洋,文学
经历着内容由简到繁,种类由少到多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文学对人潜移默化的
影响越来越深,但有时
简单,有时不简单。
从孩童时代起,
我就
爱上了文学,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文学”是个什么东西,但我知道,那一本本的故事
书里,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
记忆……有小白兔,
狼外婆,丑小鸭;还有白
雪公主,东郭先生……当小
朋友们在操场上打闹时,我却在
教室里与书本共享
美好时光。一本
童话,一颗童心,还有那若隐若现的“文学”,编制了一个
成长的摇篮。
上小学了,童话的吸引力逐渐减少,短短的故事不足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于是,书柜里便塞满了《智慧背囊》,《昆虫记》,《小读者》,《凡尔纳
科幻小说》……我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书柜也越来越满。每天一
回家就想着快快写完
作业,那时作业还很少,7点半就搞定啦。写完作业
第一件事-
看书!
哥哥比我大两岁,作业也比我的多,我不敢打扰了他,便把
鞋脱到
门口,光着脚跑到书柜前迅速抽出一本在
学校惦记了一天的书,喜滋滋地溜回屋去,结识“新朋友”,发展新思
路。
因为我爱看书,所以当时我算是“知识渊博”啦!当时我在班里有个书友-“小桃子”。我们一下课就滔滔不绝地谈论最近看的新书,争论“是海豚好看还是小
鱼漂亮”;交换
读书心得;
分享读书体验……在小学时光,书,就代表了“文学”。心中,已出现了“文学”的
影子。文学,引领我走向知识的殿堂。
上中学后,已经腾不出大把的
时间来
阅读课外书。于是我学会了“略读”,周末抽空读读书,狼吞虎咽读一整本,晚上临睡前再细细反刍,
品味其中的
滋味,的确回味无穷。而且,
语文课本上的文学作品,也实在是美文啊。先不说那鲁迅的《社戏》,朱自清的《春》,单单是郑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就令我爱不释
手。真
感谢语文课本的编者,让我们在忙碌的初中
生活里也能细细品味文学的美妙,
欣赏文学的迷人。文学,在初中生活里,已渐渐明了。
小时候,文学是抽象的,既摸不到,又解释不了;慢慢
长大,文学也慢慢简单起来,甚至一个词语,一首诗,也能让我们领会文学真谛。而读书,便是获取文学知识的一个简单而又
快乐的途径。“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你细细体会,文学,便不再那么虚无缥缈,不再那么复杂。但
如果你既不读书,又不会从生活中发现文学,那文学,就永远是一个深奥的课题,一个难以寻觅的影子。
其实文学,既简单,又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