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幻想,在某个飘落
杏花、湿漉漉的小巷,撑着油纸伞,踏着青石板,迎面走来一个结着怨愁的姑娘。只是,在这个忙碌得
我们来不及驻足聆听
自己的灵魂的时代,这样的
美梦,是否也成了幻想?
假日里
学校组织到
云水谣
古镇秋游。未曾听说过同名电影的或许还会诧异于这诗情画意的
名字,但当你得知,小镇也是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大搞
旅游开发时,内心那份
向往宁静、原始的冲动,似乎也减了大半吧?
“不然,”你也许会说,“政府重新规划也许可以把古镇建设的更美。”抱着这样一丝
希望,我还是对小镇怀着憧憬。
到达了
第一个景区怀远楼。早在我们下车之前,其他
旅行团的客车就已在
门外鳞次栉比的排开了。跨进门槛,目光所及的屋檐瓦楞,似乎被周围摆设得满满当当的劣质工艺品发出的闪闪金光压抑得有些黯淡;而面对眼前络绎不绝、人头攒动的游客,我不禁有些茫然。
“上二楼去看看吧,比一楼更好看!一人一元,你们都上来吧。”一个
家庭主妇模样的女人站在
楼梯口售票,而在他身旁,一个不足学龄的孩子也在帮着招揽游客。我抬头仰望天
井里那片蔚蓝得些许苍白的
天空,天井下除了底层都是当地人的居所。“是收的钱更好看吧。”身边有人笑道。而那女人只是忙着算钱,脸上掠过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那孩子则更卖力地招呼游客。我不知道可否称之为懂事。
走出土楼里屋檐的叹息,深墙外碧水黛
山依旧,一如那如影随形的旅行团和
街边纷至沓来的商贩。沙土
路还是那条沙土路,清澈的
小溪还是一如既往地抚过滩上的
鹅卵石,可我寻寻觅觅,却怎么也不见影片中质朴纯净的乡土气息,充斥眼帘的,是一条又一条醒目的大横幅,和
树荫下杂乱无章的
茶位。我对这一切心生厌倦,撇开熙攘的人
群,独自奢望着想窥见小镇深藏的灵魂。不远处又是一栋栋来不及眨眼又拔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块儿,这里却是人们煞费苦心复原的古巷、老街,游人们则纷纷聚集在仿制得半旧不新的招牌下。
我转身拐入一条小径,混乱的吵嚷声与刺耳的喇叭、音响声渐渐远去。登上歪歪扭扭的土台阶,
第一次找到了那踏实、深沉的韵律。头顶标着十几年前淹没小镇的洪水线,面前堆放着厚厚一叠砖瓦,看来这片
曾经被洪水肆虐的废墟即将旧貌换新颜了。可不知怎么,我突然对那扇空窗、那面斑驳的泥墙依依不舍,心生悲悯。小镇的灵魂,也将如这行将就木的角落一样,分崩瓦解吗?
仍想深入小镇的内心,
时间已不容我停驻。转身的那一刹,残破的木门掉下一片碎瓦;而门外,人声喧嚣如故。我不知道为何镇里人愿为这片繁杂景象奔忙以至千古扎
根的灵魂就要被掏空仍麻木不醒。看着街角一前一后的天壤之别,我最后回望了小镇一眼,而那韵律,则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