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雕
花木桌,一炉幽缕香粉,一把素雅古琴,便定要配上一壶清淡香茗,享的便是淡泊之乐。
小时候,
家住
老屋,绿瓦红墙之中尽是
风雅素朴的古韵。那时,
爷爷便
喜欢泡一壶香茗,独坐于老藤
树下,
手执一卷
书册,端看历史风流韵事。
我自是不喜这安静悠闲,手中抓着一把
甜蜜的糖,兀自跑开寻
热闹去了。在我看来,桌上那一壶泛着一缕青烟,清澈如莲的香茗,虽是好看,却入口苦涩,不符我这样热烈的年纪,我自是不喜的,只有甜入心脾的糖,我才有不顾一切吃的欢乐。
年龄大了些,我却是也没想到会
爱上这一方清
茶的幽香。
正是花一般的年纪,正泛着红楼里黛玉独有的忧伤和愁绪,我独爱的便是泡一壶香茗,盛在紫砂壶中,看着从壶口流下的清泉,注入瓷杯,执手轻呷一口,初始淡淡的苦涩,随着味蕾的扩散,缕缕的甘甜渗至肺腑,于周身蔓延。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样的感觉,苦中带涩,涩中带甘,
感受那或浓或淡的苦,或有或无的香。在某一个周末的午后,书韵茶香交融,一周的喜怒哀愁俱消失殆尽,留下来的是
心灵的
宁静,
享受的是那一份淡淡的情怀。
沉浸在茶香余味之中,恍惚间觉得茶香余味便是
生活的真味了。不是么?我的
学习生活初品一口是苦的,再品一口,心已开始沉静,品第三口时,才真正体味到了学习的甘甜。有时我不由得想,生活和茶一样,最好不要“滴滴香醇”,否则反倒会无味了。
看着茶的热气在我面前袅袅升起,我又想起了爷爷在老藤树下品茶的情景,或许爷爷那时不仅仅享受到了茶的
乐趣,也更悟出了如茶的
人生真谛吧!
如今,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每逢休息日的午后,
阳光暖暖地洒落
窗前,一个人独坐在书房或向阳的窗子下,面前放一杯热茶,手捧一本喜爱的书,
自由慵懒地翻看,或呆呆地看着茶叶在
水中缓缓地舒展,舞出
自己曼妙的风采。这是何等曼妙的人生!
【亮点寻踪】 语言优美,富有意蕴。语言优美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如读开头段,便感觉诗情画意扑面而来,第二段的“喜欢泡”“独坐”“手执”“端看”几个动词的运用生动精准,使爷爷的形象跃然纸上。像这样的语言从头至尾,都值得细细品味。没有平时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很难写出这样的文章,足见作者语文功底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