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
水任性地流着,不仅仅是为了
享受流动的欢快,更是为了成为
大海的一部分;一颗
种子任性地破土而出,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泥土上方新鲜的空气,更是为了成为一棵参天的大
树……而你们,任性地活着,不仅仅是为了
享乐,而是为了
自己内心任性的想法,为了给后人以警醒吧。
任性,如
陶渊明。
是否还记得那“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五柳先生?即使“环堵萧然,不蔽
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你依然能够安然自若,依然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你本可享受官场的俸禄,博得个封妻荫子,可任性的你最终还是
选择了辞官回乡,隐居
山林。“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为你一生任性的写照。任性的你走进了田园,一个人徜徉在南山脚下,与菊同眠,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
生活。“
草盛豆苗稀”不要紧,“夕露沾
我衣”也不要紧,我只要荷锄归来满满的
乐趣。
啊!任性的你不愿事权贵,你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节气为重,不趋炎附势,保持至纯至善的本性,更让后人
明白了要为自己的
心灵而活的道理。
任性,如太白。
是否还记得那“酒入愁肠,七分酸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任性诗仙?你只需吟出“
云想衣裳
花想容”的华丽诗句,便可享有“贵妃弄墨,御
手调羹,力士脱靴”的殊遇。然而你面对早已不励精图治的唐王,面对官场的黑暗和勾心斗角,任性地说“不”!“仰天大笑出
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怀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志,任性的你走进了
大自然,携一腔豪情,登舟望月,在明月下,你对影成三人。
啊!任性的你不愿享受殊遇,你那“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更是不断地激发后人奋发向上,更让后人明白了我们要任性地活着,乐观地活着的道理。
任性,如朱自清不吃
美国的救济粮;任性如闻一多拍案而起;任性如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斯人已逝去,任性流后世。品读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任性,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时享乐,而是一种内心的
活法,一种道义的
坚守。
【亮点寻踪】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本文的结构安排可以说考生进行了一番构思,开头段以春水、种子发芽引出话题,中间六段用相同的句式结构形成对称的段落,使文章有了结构上的对称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