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种
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每支球队都叫特能输。中国足球队,专注输球30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不进球,我们只是足球的搬运工。” 看完这则在
网络上疯传的段子,你笑了吗?
我笑了,笑得想哭。
作为即将托起中国明天的
太阳的血性球迷,我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感到无比失望,我发誓一定要找到让中国足球实现腾飞的办法!
我抱着脑袋,冥思苦想了一昼夜,却仍想不出哪怕一条能拯救中国足球的办法。
我绝望至极,决心吃鲍
鱼、海参撑死算了。突然我的视线落到
书桌上高高的一摞《5年高考 3年模拟》上,于是我灵感突至,终于找到了挽救中国足球的绝招——高考考足球!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是中考考足球而非要高考考呢?
答案其实很
简单,
因为中考都是为高考服务的!只要高考考足球,别说初中,就算是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都会将足球作为重中之重,“从娃娃抓起”的。
假如高考考足球,五
花八
门的足球辅导书不到一天的
时间便会纷纷上市:《金榜足球》《名师名球》《足球一课一练》《快速进球36计》《
孤独求败——超强前锋(后卫、守门员)秘籍》……各个类型的辅导班也定会应运而生:直冲
世界杯加强班、高考足球状元班、一对一足球……足球
训练更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每个周末,无论大
街还是小巷,都能
看见家长带着孩子,孩子抱着足球,奔向各个辅导班和训练场。
冬天寒
风凛冽,
夏天骄阳似火,孩子们撅着嘴,苦着脸,大人们循循善诱:“孩子,吃得足球苦,方为人上人。踢足球是累点苦点,但现在练好了,高考的时候才能拿高分啊!要知道,高考的一分之差可是决定一生的
成败啊!”而到了寒
暑假,不管有钱没钱,家长们都会带着孩子奔赴巴西、德国、西班
牙等足球强国,
美其名曰
感受足球氛围,强化足球感觉。
假如高考考足球,
学校将按照学生们踢球
水平划分成火箭班、重点班、普通班,各班又按每个学生的足球水平排
出名次,然后从高到低每十一个学生组成一支球队,各队、各校之间经常组织联赛,争取在市级、省级、全国级的
比赛中取得名次,获得高考加分的资格。而市级、省级、全国级的足球大赛也成为了香馍馍:“贝利”杯足球新思维大赛、“马拉多纳”杯新概念
足球赛、“齐达内”杯
创新足球赛……每一项比赛都人满为患,竞争空前激烈。而为了在这些赛事中取得佳绩,家长们还主动集资,帮助学校聘请外籍教练,最好是拿过世界杯
冠军的教练。
假如高考考足球,短短的时间内,中国就会出现了大量的足球后备人才,还会涌现出一大批高考足球状元。面对足球运动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足协的领导充满
信心,充满期待,把各大名校的足球状元集中在
一起集训,以便优中选优,组成一支超强的足球劲旅,争取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进一个球!不,赢一场!不,小组出线!不,夺冠军!
看了我提出的拯救中国足球的方案你是不是热血沸腾,感觉中国队夺取世界杯指日可待?要不,为了中国足球的腾飞,从今年开始,高考就加试足球?
附足球高考安排:
考试科目:足球
考试时间:6月7日上午9:00-11:00(关乎国家
尊严,
只能委屈母语)
考试分值:150分(参考语数外,超过语数外效果更佳)
考试形式: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赵括的悲剧不能重演)
考试说明:足球
分数不达A级(120分以上)者,不能报考211和985大学
(指导
老师:刘新欧)
点评: 看到一则调侃中国足球的段子,本文作者就写出了这样一篇趣味盎然、个性十足的佳作,其灵动的写作思维可见一斑。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以为中国足球“出谋划策”为名,对当下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此新巧的构思,使得全文内容看似荒诞、搞笑,实则暗含深意,让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