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看下去,恒隆广场和中信泰富之间的小小
街道塞满阴霾的人流,
树梢混沌,无声。楼上装修的叮当像
世界上最差的打击乐毫无节奏。矮小的服务员送来《新民晚报》。
第一次
看见世界上有种叫
雪的,在
我家四川北
路横浜河边的后
门,五岁的我使劲推开那扇门,所有杂乱错落令人
近视的斑驳窟窿、几百条破渔网线及挂在上面的高频吴侬软语,被白色染成一片辽阔深沉的原野,忽然觉得
眼睛可以
飞翔耳朵顺
风远去。后来我到了北方并且多年乐不思沪
可能与视听能力有关,我视听不了很近的东西,到现在陪女人逛街还会昏厥。
七岁时已可独自去五十米外的弄堂口购买生煎。那天我
习惯性地眼不聚焦耳朵关闭依靠嗅觉缓步行进,渐渐感到一种雷霆之力弥漫。待打开感官猛然锣鼓喧天漫画蔽日,我
熟悉的那个路口顷刻被一种叫“粉碎四人帮”的物质吞没,荡然无存。我当时并不知道“粉碎四人帮”是何种东西,只是
第一次感到了世界雷霆,人
群猛烈。
两个月后,喧嚣退去,那四张丑陋的脸被
雨水弄得更加可憎。唐
山大地震给北京造成的余波也已平息。我先知先觉的
父母认为北京
未来不会再有地震了,于是我便被一众哭天抹泪的
爷爷奶奶姑姑
表姐们塞进一扇
绿色火车的窗户,然后又从那扇窗户里被陌生的父母取出,在风沙红叶辽阔大街里茁壮
成长起来。
十二年后,我怀揣清华大学录取信和一把
吉他衣锦还乡。坐在我家三楼亭子间的
窗前,桌上摆满了弄堂口生煎、
光明牌冰砖、奶奶自制肉
粽子,漫天雨打在二楼顶青色的瓦片上,横浜河在涨潮时发出久违的巨大腥臭,这种
味道和新油漆味一并早已成了我的
秘密嗜好。
那个
夏天就以那样的姿势度过,觉得
自己成熟完整已可抚养下一代。临走时写了我的第一首歌,不是《
同桌的你》,那时我没有后来年轻,那是我
生命中最老的一年。
所有的
恐惧、慌张、发现、
热爱与干涸都是后来的,后来我越来越频繁地从世界回到上海,翻看自己,重温起落
青春,直到
今天,坐在上海的半空写这篇小文,用成长
陪伴故乡的温热弄堂,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