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馍馍”,
我便觉得这个人一脸朴素。那时的他还未戴上四四方方的眼镜,头发也不像现在这样杂乱,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我
曾经悄悄问过宏彬,圳岳为什么叫“馍馍”,他笑而不语,笑了好一会儿后才说:他
家卖“馍馍”的!从此我便
认识了这个“馍馍”,这个圳岳。
初一刚刚
开学,我担任班长一职,“馍馍”便找着乐子了。从此见我一次叫我一声“大哥”,早晚一声“大哥”,中午食堂吃饭的时候一声“大哥”,那叫一个真切。那时候
学校刚好要检举个人小组织,“馍馍”这样叫下去,我很是担心。我知道“馍馍”当时的人际圈很小,只熟识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喊一声“大哥”,说明他愿意和你闹着玩,但
老师或许不会这样想。于是,我便让“馍馍”别再喊我“大哥”,“馍馍”挠了挠头,一
时间想不出来再喊我什么。后来再叫我,便是一声“哎”。有时逢我忙着,不知是叫我,他便会用胳膊捅我一下子。所以到现在,也就只有一个“哎”字了。
对了,“馍馍”还有个老毛病——
牙疼。记得有一天他疼得都哭了,
如果此时你逼他说话,他肯定会大爆粗口。即便如此,“馍馍”仍是我的
好朋友,他是那种耿直到可以把心窝子掏出来给你看的人。
“馍馍”最
喜欢的东西是饮料。打我认识他起,他每天都要买饮料喝,一般会是这样的情况:买一瓶550毫升的饮料,孙建宁50毫升,罗汉祺50毫升,我50毫升,蒋亚川50毫升,孙鑫晟50毫升,张乐行50毫升,剩下的,才是“馍馍”的。“馍馍”看到别人喝他的饮料,才不会
生气呢!他大方得很。
“馍馍”,
加油!你要多吃点肉呀!望你有朝一日成为“包子”,到时候,你家就该改行卖包子了。
(指导教师: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