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头“
牛”,
爸爸属牛,
妈妈属牛。我,嘻嘻,也属“牛”(妈妈叫我“小
蜗牛”)。我家的三头“牛”,各有各的故事。
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饭菜做好了,全摆上了
桌子。妈妈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坐在台灯下
看书,就等爸爸下班回来吃晚饭了。
“当,当,当——”墙上的挂钟响了七下,爸爸还没回来。妈妈
放下报纸,说:“走,找爸爸去!”
我和妈妈来到
实验小学传达室,看
门的赵
爷爷指着三楼的一扇窗户,对妈妈说:“瞧,灯还亮着,宋
老师可能还在忙着呢。”
我和妈妈上了三楼,来到办公室前,门是虚掩着的。妈妈轻轻推开门,我跟在后面悄悄地走进去,一声不响地坐在沙发上。
我静静地看着爸爸,他时而俯下身子写着什么,时而抬起头在沉思,有时又捧起一本书轻轻地、有感情地朗读一段话。我不小心咳嗽了一声,爸爸好像没听见,依然埋头
工作。
妈妈抬头看了看挂钟,19:30了,她站起来,走到爸爸身后,拍着他的肩头,说:“该
回家吃饭了。”
爸爸这才转过脸,站起身。我
看见爸爸的脸上充满了
甜蜜的笑。他轻轻地说:“该回家了。”他收拾好办公桌上的书、本子、钢笔,熄了灯,关上门,挽着妈妈和我的
手下楼去了。
路过传达室的时候,赵爷爷走出来,深有感触地说:“宋老师,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啊!”
乐于奉献的“奶牛”
回到家里,妈妈打来一盆
水,对爸爸说:“累一天了,快洗洗脸吃饭。”
爸爸坐到饭桌前,吸了吸鼻子,乐呵呵地说:“嗬,这菜真香!”我说:“爸爸,妈妈做的辣椒炒肉丝就是好吃。”“那还用说。”爸爸指着
羊肉炖豆腐说,“这道菜是你妈妈的拿手绝活儿啊!”
“别夸了,吃吧,吃吧!”妈妈挨着爸爸坐下了。
吃完饭,爸爸挽起袖子准备收拾碗筷,妈妈拉着爸爸往沙发上一按,说:“我的‘老黄牛’,你就歇着吧。”我要刷碗筷,妈妈不让:“这活儿我来干,宝贝儿,你去给爸爸捶捶背。”
妈妈刷好碗筷,抹净饭桌,之后,拿起一团毛线,往沙发上一坐,开始给我织毛衣了。
爸爸说:“当家的!你也该歇会儿了。”妈妈说:“歇啥?坐着织毛衣就是一种
享受。”爸爸说:“你呀,一天到晚手脚不闲。这个家,你是顶梁柱。我有福,娶了你这个贤惠的老婆。”妈妈没吭声。爸爸接着说:“丁芳,老师们一提起你,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你猜
校长怎么说,丁芳哪,一头‘奶牛’,吃的是
草,贡献的是奶,营养丰富的奶汁呀!”
灯光下,我看见妈妈的脸庞格外红润。
慢吞吞的“小蜗牛”
爸爸说:“
雨雨,该做
作业了吧。”
“嗯,该做作业了。”我嘴里答应着,可屁股没有动。
“快点儿,快点儿!”妈妈催促着。
我慢吞吞地走进卧室拿来
书包,坐在台灯下,取出
文具盒,拿出钢笔。“动作快点儿!”妈妈欠了欠身子。
爸爸
走过来说:“都十多分钟了,怎么还没动笔?”
我说:“钢笔没水了,我这不正在吸墨水吗?”
爸爸问:“做什么作业?”
“老师要求写一篇日记。”我在本子上写了日期、天气情况。我咬起了笔杆儿,写什么呢?
妈妈走过来,点着我的本子,说:“你
磨蹭啥?真是一只慢吞吞的小蜗牛!”爸爸也插上话:“真的,真像一只
可爱的小蜗牛!”
“爸爸,您说我写什么?”我用笔杆儿敲着
牙齿。
爸爸说:“就写
今天晚上的事。”
爸爸的话提醒了我,我马上唰唰唰地写起来。
灵犀一点:
乍看题目,十分新颖,读者不禁想知道“我”家到底有哪三头牛?带着疑问,细读全文,发现小作者构思巧妙,将勤勤恳恳的爸爸用“老黄牛”的形象来代替,把乐于奉献的妈妈喻为“奶牛”,而小作者
自己磨蹭的特点,则用“小蜗牛”来形容,十分贴切。结构清晰,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突出重点,层次分明,
特别注重细节描写。文中语言活泼,生动
有趣,富有
生活气息,读来倍觉亲切。
指导人:刘圣兰
【作文妙招】
一、刻画形象,让人物鲜活
每个人的外貌都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点,因此善于抓住外貌特点进行描写,是写人作文最常用的
方法。描写人物外貌特别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
世界的特点写,
努力达到“以貌传神”的效果。在本篇作文中,小作者并没有刻意描写三个人的外貌,而是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中展现人物的特点,让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活。
二、选材新颖,用事实说话
写人离不开写事,
因为人物的特点总是在具体事例中表现出来的。
选择事例时要小而精,要注意筛选,选择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事例来写,最好能从自己有切身
感受的
小事入手。本篇作文中,描写爸爸的勤恳,选择了“爸爸工作到很晚”这一材料,并从旁人的口中赞叹爸爸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选择的事情虽然很小,但作者却用这件小事告诉读者,爸爸不仅仅是这一个
夜晚是这样勤恳工作的,而是长年累月都是这样的。
在描写自己是“小蜗牛”的部分,选择了“我”写作业的事例,从之前
父母的催促,再到“我”磨磨蹭蹭地做准备,这些都形象展现了“我”磨蹭的特点,选材典型而新颖。
三、细节描写,让特点闪光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如:“我静静地看着爸爸,他时而俯下身子写着什么,时而抬起头在沉思,有时又捧起一本书轻轻地、有感情地朗读一段话。”这句话通过“我”观察到的爸爸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真实展现了爸爸
勤奋工作,对待教学工作精益求精的特点。这样的细节描写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而妈妈乐于奉献的特点则在她一连串的动作中展现:“妈妈刷好碗筷,抹净饭桌,之后,拿起一团毛线,往沙发上一坐,开始给我织毛衣了。”妈妈为这个
家庭毫不停歇、任劳任怨地
付出。被爸爸称赞后,妈妈的神态
变化也描得写十分细腻,如“灯光下,我看见妈妈的脸庞格外红润”。通过小作者的细节描写,人物的这些特点熠熠闪光。
四、言为
心声,显性格特征
“言为心声”,
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
风和
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生动,如在描写妈妈的片段里,爸爸夸奖妈妈:“就是好吃”“拿手绝活”“顶梁柱”,这些语句都体现了爸爸对妈妈的赞赏之情。在描写“我”的片段里,妈妈说的话语“你磨蹭啥?真是一只慢吞吞的小蜗牛!”看似批评,里面却包含着妈妈浓浓的
关爱。而爸爸的打趣“真像一只可爱的小蜗牛!”更展现了这个家庭的
温馨与其乐融融的。
五、善用对比,使形象丰满
对比是写人作文经常用到的写作方法,既可以拿自己的某一特点、
爱好、特长和他人的对比,即横向对比;也可以将自己的现在和以
前进行对比,即纵向对比。本篇作文中,小作者善用对比,自己之前写作业的磨蹭,与受到启发思路大开之后“唰唰唰地写起来”形成鲜明对比,也展示了“小蜗牛”的另一面,人物形象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