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菊花!野菊
花开在
山野里。
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
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
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摊一摊,一坡一坡,
灿烂辉煌!
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然而,他们唱的大多是庭院、
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揉造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
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她不禁锢
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释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边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
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
太阳,
夜晚盯住
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
水沿。当霜
雪卷藏这轴鸿篇巨制,她的宿
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
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
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其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
行动之中,于
生命的运行里发现
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
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点评 文章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细腻地表现了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品质和精神:不懦弱不畏缩,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勇敢、积极地进取;“不任人摆布”“不禁锢自己”“不固守现状”,柔韧的性格决定了她的野性,塑造了她的坚强和勇敢。文章充分运用联想,由野菊花的不惑无悔的性格品质和精神,联想到人的精神和品格;由野菊花的尽情绽放,联想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和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