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老人一大早就开始忙活:
晒床单被子,洗菜,择菜,杀
鸡煮
鱼……孩子们快回来啦!一想到这儿,他立马来了
精神。
老人身体硬朗,老伴去得早,留下四个孩子,他独自将他们抚养
长大。孩子们在外面打拼,老人单身十几年,独自忙活来忙活去,也不歇歇。他不敢歇,怕一歇精神就垮了,他唯一的期盼就是孩子们
回家陪他唠唠嗑。
择菜的
功夫,他坐在板凳上,掐指一算,一
家人也将近一年没
一起吃个饭喽!他迎着
风,伸长脖子看着
门口的青石
路。伴随着一阵
痛苦的咳嗽声,他的脖子猛扯下去,肩膀颤颤地抖动着。哎,真是老了,弱不禁风啊!可一想到孩子们都带着妻儿马上回来了,他一乐,想站起来到门口看看,可腰又直不起来了,硬是僵在了凳子上,费尽力气呻吟着,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慢悠悠地,扶着墙站了起来,满头灰发在风中无力地挣扎,混着他的哀叹:“老了,不中用了!”
临近
黄昏,小女儿回来了。带了一堆年货,亲昵地喊了声“爸”,就直喊累,溜进了房间。三个儿子也如此,硬生生地用小
山高的
礼物挡住了老人满
肚子的话。“
爷爷,
我饿!”两个小孙子的呼喊又给予了他动力,小跑着走进了
厨房,开始了锅碗瓢盆的交响。虽然只有他一人忙碌,他呢,却劲头十足,一边
炒菜一边哼起了小曲儿。
乘着煲汤的间隙,他端着
水果走进客厅,孩子们谈笑风生,嘻嘻哈哈,气氛很融洽。两个小孙子相互追着闹着,屋子里洋溢着一片生机。他轻轻
走过去,看着孩子们,
放下盘子,几次想插入话题,却总被打岔。小女儿嗔怪道:“爸,饭好了吗?我饿!”于是要说的话题硬生生变成了“快了快了”,接着落寞地走了出来。
“饭好啦!”老人高声一吼,却又剧烈咳嗽起来。小孙子溜进来,他刚想伸
手抱抱,二儿媳妇却横插两只手,硬生生抱走了,怕他把病传染给孩子。他“嘿嘿”地赔着笑,不好意思地搓着积满污垢和老茧的手。
餐桌上,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老人还为
自己倒了杯酒。老人小抿一口,开始说起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那枯
树皮般的脸上,甚至兴奋得涌出了红晕。他
习惯性地点燃一支土烟,两个媳妇儿立马带着孩子走了。也许是醉了,又或者真的老了,他竟毫不在意。
大吸一口烟,闭着双眼,叨叨着他憋了一肚子的话,“你妈走得早啊,扔下了我一个人。整天瞎忙活,也折腾不出啥来,眼瞅着你们大了,成家了,我也老了……”可他的儿子们哪想听这些,老大、老二做了个手势悄悄走了,只留下老三低头玩着
手机。
说着说着,他沉默了,似乎也
回忆起那些
孤独难挨的日子,然后猛地灌下了杯中之酒,再睁开眼时,竟是浊泪满眼。
朦胧中,他瞅见三儿子站了起来,淡淡地说了句:“爸,您慢慢吃,我饱了。”然后转身走人。
老人惊异地望着杯盘
狼藉的
桌子,空空的椅子,张了张枯涩的嘴唇,喉结上下滑动了一下,似乎还有话说……
(指导教师:樊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