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那年,为了让
我能在一个更好的
环境里
读书,
爸爸帮我转学到了
县城里的一所重点
实验小学。带着一丝不舍和担忧,我迈进了新
学校的大
门。和
原来的学校相比,这里很漂亮,各种设施都很齐全。高大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操场、柔软平整的
草坪、四处飘香的食堂……让我觉得新奇,暂时抚平了我内心的不安,甚至还生出了一丝小小的期待。
随着一声清脆急促的
上课铃声,我被班主任
老师领进了
教室。当我踏进教室的
第一步起,就感觉很不自在,
明亮的光线对于我来说似乎过于刺眼,
可能是我早已
习惯瓦房教室里那昏暗的豆黄色
灯光。站在讲台上,我不知所措,只觉得眼前的一切与我格格不入。在老师的要求下,我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很不熟练地甚至是笨拙地向大
家做了
自我介绍。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究竟说了些什么,我连一字也不曾记得,只知道看到台上
紧张笨拙的我,台下的
同学忍不住笑了起来。在大家的笑声中,我更加紧张起来,一种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不可名状的
自卑感涌上心头。我默默地低下头灰溜溜地走下讲台,在老师给我安排的
座位上不安地坐下。
麻烦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越发觉得
困难重重。
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对我来说一点都不
简单,我
学习起来很吃力,
作业经常出现很多错误。我总是怯于和同学进行交流,觉得他们似乎不太愿意和我在
一起。在这种浑浑噩噩中我度过了半个学期,直到期中
考试后才有了
改变。而改变这一切的,正是我认为不愿意和我
交往的我的“陌生的同学和老师”。
期中
成绩下来了,我考了全班最后一名,拖了
班级的后腿。我心里很难过,本以为老师会批评我,可没想到得到的却是
鼓励和安慰。面对和蔼的老师,我释放了多日来积压在心中的所有委屈与难过,大声地哭了起来。虽然不知道我究竟为什么哭,可
善良的同学们为我递来了纸巾,在我耳边说起了宽慰的话语。我哭得更伤心了,那时我才意识到一直以来是我
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渐渐地,我和同学们的交流变多了,课上和大家一起专心听讲,课下和大家一起交流
玩耍。在这个陌生的学校,我的
生活慢慢地丰富多彩起来。
哦,原来这里也有
乐趣!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愉快的嬉笑声、食堂里清脆的碗碟碰撞声、
运动会上高亢的呐喊声……所有的一切,至今仍在我的耳边盘旋。
原来,陌生的
世界里也会有这么多乐趣!
【评点】 这篇文章合理采用欲扬先抑的
手法,让刚转学来到新环境后的
恐惧、自卑心理,与后来在老师、同学帮助下逐渐变得
阳光、
快乐的
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切表达了“我”走出
阴影的喜悦之情。事情不大,却能尺
水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