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八一小学六年三班 刘存豫
“第六感女神”是
我最近给老妈封的
外号。
因为经过多次测试,她的第六感(直觉)简直是超乎想象的准确,让我大为震惊。
我从小
爱问东问西,
妈妈说我就是一个问号大王。不管是一件多么微小的事,我都要叫妈妈猜猜。用妈妈的话说,这些问题毫无技术含量。
“我的画作贴在
教室的后墙上了!”这天
放学,我兴冲冲地对妈妈说,“你知道上面有几幅是我的作品吗?”
“三幅。”妈妈轻描淡写地说道。
“看来你的第六感真不错,那我来考考你吧。你知道我班的QQ
群里有几个处女座的?”我心想,这个问题一定能镇住老妈。
“两个。”妈妈不假
思索地说。
“答对了。”我觉得这绝对是个巧合,“那群里有几个双子座的?”
“就你一个吧。”妈妈有一些犹豫。
“哈哈,是三个,
神话终于破除。”我得意极了。
紧接着乘胜追击:“那我的讨论组里有几个人?”
“三个。”
我的嘴巴张成了大大的O型,情不自禁地对妈妈竖起大拇指。
我问妈妈:“你成为‘第六感女神’是有什么秘诀吧?”
妈妈笑了:“还不是因为你经常让我猜。其实我哪有什么第六感,只不过是对你了解罢了。上次破解你
爸爸的电脑密码,也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我了解,你爸爸最疼的就是他的宝贝闺女,所以就试了你的
生日。”
是啊,哪有那么多的“第六感”!因为妈妈平时对
家人很
用心,对我和爸爸充满了爱,她才能对我们的事了解得这么清楚。
我爱我的“第六感女神”,当然了,她也是那样爱我。
(指导教师 钟秀华)
【评点】 小作者仿照经典篇章的写法,在前文极力铺陈,营造出妈妈“第六感女神”的形象,而后笔锋一转,卒章显志:因为有爱,所以用心。至此我们
明白,前文种种突出妈妈第六感的
神奇的描写,都是在侧面烘托妈妈的爱。
附仿写姜钦峰作品《味道》如下: 听过一个儿子讲述他的
父亲。那时儿子还小,家在
农村,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干的是体力活,父子俩一年难得见上几次。父亲爱吹点
牛,每次回来,总要把在城里见到的事添油加醋地重复几遍,显得很有见识的样子。一家人都知道他的
个性,也不与他争辩。
有一次父亲
回家,特意给儿子带了两瓶饮料,塑料瓶装的,贴着蓝色的标签,通体透明。儿子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瓶子,欢天喜地地拧开瓶盖,“咕咚”就一大口。父亲赶紧问:“儿子,好喝吗?”儿子嘴里还含着饮料,说不出话,只好含糊地点头。父亲
开心地笑了,儿子忽然问他:“您喝过吗?”父亲顿时扬起了眉毛:“那当然,如今城里人最流行喝这个,我在工地上干活累了,就买它当
水喝。”儿子再没说过什么。
若干年后,儿子在城里安了家,把父亲也接到了城里。只可惜,父亲没有享福的命,半年后就查出了胃癌,晚期。儿子说:“爸,您想吃点什么尽管说,我给您买去。”父亲想了想,说:“我在城里啥都吃过了,只有一种饮料没尝过,就是上次我给你带回来的那种,塑料瓶装的,透明的。”儿子有点意外,但没说什么,转身就买了一箱回来。
儿子帮父亲拧开了瓶盖,轻轻地递到床前。父亲接过来,才喝了一口,还没来得及下咽,忽然就皱起了眉头,然后郑重其事地说:“儿子,你买到假货了,这饮料掺水了!”儿子
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爸,矿泉水就是这个味道啊!”
【条分缕析】
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的
方法,通过对儿子表现的描写,烘托出
父爱的无私与伟大。第二段中,儿子的含糊点头和忽然反问,为最后一段“剧情”的“反转”埋下了伏笔。
【延伸】 太阳再
温暖,也有照耀不到的地方,于是,人间便有了爱。有时,爱如冬夜里的棉被,那
贴心的温暖和呵护,使我们安然入
梦;有时,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又芳香缕缕。
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走进爱的
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