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吗?有谁知道?”好
梦正酣,梦中一句急切的问话骤然将
我惊醒。忘不了那种语气,属于他,也只属于他——王
老师。
王老师,人如其姓,带着王者的严肃。他是我六年级的
语文老师。印象中,他一头黑发,两鬓稍白,个子很高,背在任何时候都挺得笔直,常常是不苟言笑。
他
上课让人印象很深,语言不华丽,却总能精准地直击问题中心。当说到某个观点时,他不像别人一样一口一个“我认为”,而是语速缓慢地道:“我以为,是这样的……”然后条理清晰地说明观点或道理。有一次他上课上到兴头上,干脆丢下
书,快步走上讲台,双
手比画着,试图复原课本上的情景,
眼睛里闪动着神采,脸上甚至露出了罕见的笑容。忽然,他抛出一个问题,然后,看向
同学们。没有人知道
答案,大
家都不由得低下了头。
教室里一
时间鸦雀无声。
为什么低头呢?怕!怕什么呢?怕他像刀子一样锐利的目光,毫不留情地刻在
自己脸上。
他环视一周,脸色渐渐变差了。他双手背后,又提了一些启发
思考的问题,急切地望着下面的同学。可依然没有人抬头。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拧成了一个麻
花。到最后几乎是喊出来的:“有谁知道吗?有谁知道?”可同学们把头垂得更低了,只是缄默,不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他意识到不能挖掘出什么了,
妥协似的收回目光。背在背后的双手黯然
放下,转身,走上讲台,叹一口气说:“都抬头吧。”然后便恢复了慢吞吞的语气,仔细地分析起来。很冷静,不带什么感情
色彩,却让人拨
云见日。望着更多的脸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双手在宽大的衣袖里颤抖着,视线似乎脱离了教室,望向更遥望的
远方,再不是刀一样的锋利。
他
渴望每个人都能听懂。
我曾见过的老师,温和者有之,古怪者有之,敷衍者亦有之。但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人,他太认真,
执着地等到所有人都低下头去。现在,每当我看到老师一上完课就拂袖而去的
身影,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人的面容,眉头紧锁,目光犀利。也许做这样的老师很累,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会记得他。
现在他已不教我了,但我忘不了他,在我心目中,他是个让人崇敬的老师。他的严谨认真,他讲课时的神情,永远刻在我的
记忆里,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简 评
作者开头的语言描写先声夺人,让人印象深刻;接下来,老师讲课时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起来。此篇文章描写细腻,文笔流畅,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崔益林老师 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