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于世,当养一颗细腻的富于关怀的玲珑心,带给
世界一缕清凉。
快速发展的社会让
我们每个人形色匆匆地奔走着。快节奏的
生活,硬化了我们原本柔软的
心灵,麻木了我们细腻的感触,我们只顾奔走于凡尘俗世的种种繁琐之事中,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细节。然而,一个不懂得细腻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冷漠的世界,一个没有细腻内心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粗疏麻木的人。在这样的
环境下,我们更需要用充满
爱的双眼观察世界,用细腻的心
温暖世界。
细腻,体现在
尊重与敬畏
生命中,有了尊重,有了敬畏,才会重视,才能
关注,才去关怀。对生命敬畏和爱怜,方能涌现出一股股
感动人心的
力量。于是,川藏铁
路下有了供羚
羊通过的
桥洞,三峡大坝上设置了让中华鲟回游繁衍的
水道;于是,高大巍峨的金字塔旁伫立着凸凹不平的盲文碑,笔直通畅的人行道上铺上了醒目的盲道;于是,南水北调工程因途经
动物栖息地而拐道绕行,
雪铁龙号破冰游南极时不带一丝痕迹。尊重生命,我们“瞻前顾后”地走着,小心翼翼地前行,一丝一毫中显示着人文关怀,展现着人性的伟大。
内心的细腻需要
责任与良知。看到劣质煤燃烧的浓浓黑烟,看到建筑工地满天飞扬的尘土,看到河中绿水上漂浮的死
鱼,看到
雾霾遮天蔽日,你是否被触动,是否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柴静没有,她为雾霾天气奔走于各科技部
门各
实验室;庞思源没有,他丢弃
工作义务守护水库10年;北大学子没有,他们为
保护古建筑集体抗议拆迁。他们面对“事不关己”的问题,高高振起双臂呼号。他们如同一个个小小的锤子,虽然渺小,但在共振中引起社会的声声共鸣。有人说:“
拥有了责任心就拥有了
善良,它需要良知,就像泥土中的
种子需要
雨露滋润一样。”此言不虚。
尊重生命,唤醒良知。愿春回大地,雨泽万物,洗净俗世尘埃,愿世人少些淡漠,多些细腻,还我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