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启唇轻读,霎时便有一股浓而不稠、厚而不腻的
味道溢满唇齿之间。就像一锅豚骨汤,小火慢炖,把你所有的
时间,所有的笑与泪、痴与
傻都一点一滴渗进了汤里。
故乡,可以品出一个人一生的
滋味。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乡,一个不再是某个
山坳某个海滨的故乡。故乡已成了
记忆中最
温暖的那个光点,一个将一切能喜或不能喜的、凡是关乎
自己的都统统容纳进去的地方。这是一个超脱尘世的、依存你的心间的一个隐然的故乡。
从鲜衣怒马的
少年,到激扬
文字、指点江山之峥嵘青年,到三千青丝垂地、红烛燃起的而立之年,到
时光都已沉稳为胸中的声声感叹的不惑中年,直至将浮生酿成一壶酒在彻悟的大醉里优雅地老去……从初生直至迟暮,无论居
家抑或远行,心却总
牵挂在一处——此处名为故乡。
人自一出生便止不住地
向往着
远方。因着对未知的期待和对
熟悉的厌倦,拼命地逃离故乡奔向远方。喜新厌旧,人之本性。可人同时也有着难改的“陋习”,只有在
失去后才知道
珍惜。因此,游子们吟诵故乡却又一再离去,而后开始思家念乡。如此,又岂能说他们所颂所思所念的只是那块坚实厚重的土地?绝不仅是那个土地!那天天行至驿口将
路都给望瘦的老母,那夜夜辗转孤窗单影、倚于高楼泪眼相盼的发妻,那含乳啼哭、跌跌撞撞地
寻找父亲的幼女……思及此情,念及此景,如何教人不潸然泪下?对于故乡的
眷恋也便这般层层累加,浓厚到无以复加之时便喷薄成愁情萦绕的游子吟。
故乡,只两字便可泪流满面。
昏黄日落,古道西
风。一片片的情,风干在故乡里。
故乡是一曲叩
开心门的古调。故乡,流转在轻吟浅唱间。故乡,徜徉在
梦醒肠断处。故乡,缱绻在
忧愁别恨里。故乡,永刻在唯
美幻想中。故乡,凝了多少幻梦,聚了多少忧魂。何须再谈,早已愁断肠。便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一句故乡便足已将经年的逞强
忍辱在顷刻间化为悠悠绕指柔。
回首,泪早已风干在心扉。
在一片昏黑的苍茫里,谁人奏响一曲《招魂》?
魂安何处?唯有故乡。
鲜衣怒马
【解释】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冤狱》:“
群盗得志,弥横恣为推埋,鲜衣怒马,以游侠为称,其魁名朱国臣者,初亦宰夫也。”
名家与故乡: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
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
心情的
改变罢了,
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
好心绪。
——鲁迅《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