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看不见
月亮,没有一颗星,整个夜空交织着浑浊的紫黑色。无数次穿行在
城市的拐角,如同钻入古希腊传说中的怪物弥诺陶洛斯的巨大迷宫,被献祭的童男童女死于
饥饿与
恐惧,而此刻鞭策
我前行的是
迷茫大地深处的裂谷——
孤独。
行人匆匆而过,暧昧的夜色是他们最好的
保护色。昏黄的
路灯交映出斑驳的光影,汽车马达叫嚣着,挥舞着刺眼的大
灯光柱,以至于偶尔从周围传来的人们的嬉笑交谈声都被无情碾碎。城市的脉搏不分昼夜有力地律动着。而正在这时,当我踏在这条坚硬的
马路上时,我
想念乡村,如长久漂泊的旅人寻一处绿
水人
家、听一夜机杼、话一宿桑麻的
渴望。
乡村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城市的三千繁弦急管在这里显出疲态。它原该是疏朗的,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而近处却显出盎然的活力来。春
花烂漫,夏
草丰茂,秋实累累,冬
雪莹莹。无论你在其间跳跃
奔跑,或只是散步,都不显得突兀。它
拥有包容一切的胸怀,宛如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于成熟中显出
天真烂漫,这是另一种圆满与老成。
再往远处走,便是莽莽蓁蓁的森林。对此,我总怀有莫名的敬意。那是
生命开始的地方,是
文明的起源,是野性的乐园。
人类的祖先在这里学会站立,渐渐走出森林,从古老的非洲大陆走向
世界;玛雅的神庙在南
美洲丛林中静默着,
因为可以带领它腾飞的民族已消亡于历史的某个
瞬间;森林的边缘总有士兵守卫,不因它的荒芜,不因它的僻远而放松警惕,因为它捍卫的是整个国家。
突然,我的思绪再次飘回脚下这片以钢铁为筋骨的城市。我这才恍然大悟:置身其中的人们才是它的血肉。钢铁森林,为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栖息的荫庇,恰如苍鹰
选择悬崖怪石作为匿身之所,人类在经过几度文明变迁后由松散的乡村田园逐渐转移到结构更紧密的城市。它永远属于我们,属于永远
前进、不知疲倦的心。
或许,当行走在某一时刻时,我们会突然
明白我们为什么
爱这片土地。
教师点评
这是王宜
同学去年参加作文大赛的作品。她先写城市
天空的浑浊。写它给
自己带来的孤独感,再写城市生活的喧嚣无情之后渴望回归乡村。接下来,小作者自然而然地描述了
乡村生活的丰实和包容。再运用想象,写自己
穿越到生命伊始的地方一原始森林,写她对非洲文明和南美玛雅文明的
思索。笔锋逆转凸显自己对城市的领悟:置身其中的人们才是它的血肉。由此,她触及哲学上关于“人既是目的又是
手段”的理解。最后卒章见志,表达自己对城市生活的
热爱。所以,本文是小作者理性
思考和
自由想象的结晶,闪耀着她对社会生活思考的光芒。
(周
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