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不行!绝对不行!开什么国际玩笑啊!没WiFi,又冷……不同意!”“可是
老家许多东西这里也没有啊,你还可以
感受一下老家
过年的氛围……”“
我不同意……”
这不,由于特殊情况,
爷爷奶奶决定回老家过年,从而引发了一场争论:是回老家过年好,还是在这里过年好?“其实老家有很多好看的、好玩的,屋里都有暖气,不会冷的……”老妈也“参战”了。这让我有些动摇了。“你还没在老家玩过吧,那里还有很多
哥哥姐姐和
小伙伴呢。到时候你可以
自己找他们玩啊!”“真的?”“只有在老家,你才可以离开我们的视线!”“好,现在就
出发,回老家过年……”
到老家时已经快中午了,村子里炊烟袅袅,可仍能看到东一
群、西一伙儿的
小孩子们
快乐地
玩耍:有的放
鞭炮,有的捉迷藏。随着一
路热情的招呼声,我回到了老家。老家的房子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村子里这样的老房子已经不多见了。一进
门,我就飞一般地爬到炕上,用被子把自己围起来。炕烧得很热、很舒服。吃过午饭,有不少哥哥姐姐和小伙伴跑来找我出去玩。大人们准备祭祖、
包饺子和年夜饭,而属于我的“
工作”就一个字:玩。就这样,一下午的
时间在欢声笑语中飞快地度过了。
“开饭喽——”随着一声声
呼唤,我和小伙伴们都
回家吃年夜饭、看“春晚”、守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村子里就传来了连绵不断的鞭炮声。家家户户欢声笑语,吃饺子迎
新年,喜气洋洋。我家也不例外,铁锅里的
水已经滚开了,奶奶一次下到锅里几大篦帘的饺子。我惊讶地盯着大锅的“肚量”——要知道,在城里的家煮这么多饺子要分好几次啊!满锅的饺子如同一个个
雪球上下翻滚着,散发着阵阵香气,看得我口水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接下来就是村子里最大的活动了,没错,就是拜年。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出动了,给
街坊四邻、亲朋好友,尤其是长辈们拜年,
爸爸妈妈也在其中,而我仍在继续我的“大业”……
春节的几天假期很快就
过去了,我们也该返程回家了。临走的时候,小伙伴们跟着车送出来好远好远,我的
眼睛湿润了,真觉得恋恋不舍。我冲他们挥挥
手,大喊着:“放假了,我会回来看你们!”
这是我
第一次在老家过年。我终于体会到了在老家新鲜
有趣的浓浓年味儿,体会到了淳朴的
亲情和纯洁的
友情。
教师点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
风送暖入屠苏。新年,在孩子们的笔下充满快乐,更何况小作者是回老家过年。小作者采用时间顺序,交代了回老家过年的过程,从开始的不想去,转变为后来的大开眼界,再到最后的“放假了,我会回来看你们”的热切期待,都展示出
乡村传统的过年方式带给孩子们的
魅力。热土炕,大铁锅,这些离、
城市孩子越来越远的
生活,通过本文的细致描写,一下子就鲜活生动起来。
(彭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