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枝开在
梦里的
花,它缤纷、绚烂、柔嫩如孩子的
手掌,它超凡脱俗,纯洁无瑕,是世间一切
美好与浪漫的源泉。只可惜梦醒了,花儿便也谢了。
英子的童年也是如此。
骆驼队、惠安馆、新帘子
胡同、三贝子
花园;毛茸茸的小油
鸡、甜丝丝的八珍梅,还有
街上小贩的吆喝声和宋妈的歌谣……这老北京平民
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被台湾女作
家林海音敏锐地捕捉到,并小心地珍藏在脑海里。
我叹服作者的
记忆力,看来这里一定有原因,也许是
因为童年太美好了吧!
童年的英子并不是生活在安乐窝里,除了
父亲病逝,我们还能从
书中发现许多让人感伤、苦闷的情节:匆忙出走后惨死在火车轮下的秀贞和妞儿;为了供
自己弟弟读书而偷东西被捕的小伙子;听到自己孩子夭折的噩耗却不敢大声哭的宋妈;还有游街的学生……在作者笔下、小英子眼中,世事变迁正如舞台上的折子戏,幕落幕起,酸甜苦辣。情节自然又新奇,像是吃着大沙果蹲在
妈妈脚边看
毕业的
哥哥姐姐相拥而泣,不明不白地
感动着。这种
天真和懵懂也许正是作者所
怀念的吧!
或许任何事一旦变成
往事,即使
曾经再
痛苦,
回忆时心里也会
温暖。曾读过林海音的《苦念北平》。20世纪的北平,社会动荡,人心惶惶,可她却说:“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的‘看红叶’……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
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
滋味。”这样的
乡愁,也许只有漂泊在外的游子能够真正体会。
父亲走了,夹竹桃谢了,骊歌哀婉的调子中,英子的童年缓缓逝去。昔时人已没,今日
水犹寒。城南旧事虽然早已被时代的潮水淹没,可她却在字里行间里感动着今人,更提醒我们
珍惜这金色的似水流年。
教师点评
《城南旧事》用温婉动人的
文字写下了一段段
温情而哀伤的回忆,回忆里有
故乡的容颜、
成长的滋,味。小作者细细
阅读、慢慢
品味,读出了《城南旧事》最深沉的情思,如同原作者一般的温润笔触穿起她对作品细节的种种回味;童年的天真烂漫、故乡的清新美好、成长的甜美哀伤在一次次的回首中更加清晰温暖,别有一种淡淡的
惆怅。我们无法在
时光里驻足,我们也无法挽住那些离去的
脚步。唯有珍惜我们
拥有的、最美好的光阴。
(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