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满分作文
 古诗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兰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乡 | 友谊 | 爱情 | 爱国 | 感恩 | 孤独 | 思念 | 伤感 | 人生 | 动物
 名人名言爱情 | 读书 | 励志 | 时间 | 友谊 | 诚信  | 爱国 | 勤奋 | 奉献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业 | 劳动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栏目类别: 高中生作文  >> 高中 >> 高二

不移本心作文

更新时间:2016/4/30 22:16:00  浏览量:1915
  “不移本心”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只不过,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这必修课显得尤为重要。
  人在社会中生活,会受到多方约束,有道德层面的,有法律层面的,也有情理层面的。而对于做学问,这些束缚就弱了许多。这时,不移本心就更加重要了,只有不移本心,方能学问大成。
  无论是在棚中还是在高堂上,季羡林都不曾忘记自己的初衷。哪怕是抄在小纸条上一句一句译,也无法止住他编译《罗摩衍那》的脚步。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本心的坚守程度,也反映了对学术的态度。季老对每一个字的缘由都不放过,对每一句的流畅度都再三斟酌。试问,若是缺乏一颗不移的初心,又如何能一步都不懈怠?
  对学术研究者而言,轻易改变自然难以真正扎下来深入研究,也自然就难入精微之境。周一良先生前期专攻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后在各种压力下一度更改研究方向。岁月流转,当他几十年后想再重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时,却已经力不从心。观他前期著作,如《乞活考》《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等,皆是关于魏晋南北朝史难得的精深研究佳作;反观他后期的作品,在压力下做出了非自愿的学术转型后,却大多只是较通俗的历史著作。之所以难再深入,精力有限是自然,中问的荒废也是原因,但心力不足更是重要缘由。心被搅得不安了,乃至浮躁起来,又怎么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呢?
  让们将目光投向今日。社会日益浮躁,投身学术者已渐少,不移本心者更是少之又少。若再提及如哲学斯宾诺莎一般,一生磨镜片却能抵住多方非议而坚持哲学和科学研究,不知是否会被“先进”的现代学术人笑为天方夜谭?
  现世越是浮躁,学术研究者就越要守住本心。这已不仅仅关乎学术研究本身,更关乎民族和国家的生命质量。时势瞬息即变,不移本心这门必修课,更需要我们的学术研究者一生修习。
  当然,所谓“不移本心”,并非一意固守,有时顺应时势及时应变恰是对其更高一层的诠释,譬如陈寅恪的“史学三变”,譬如周有光由经济学转向语言学。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一人,学术研究者或纠正或坚守对于本心的态度,其意义早已超越个体生命的范畴了。
  佳作点评
  文章开门见提出“不移本心”的论点,言简意赅。随后列举季羡林、周一良等名家事例从正反两方面侃侃而谈,不仅观点鲜明,而且论据充分、语言简洁,论证过程循序渐进,给读者以思清晰、游刃有余、信马由缰之感。在论证即将结束时,又提出“‘不移本心’,并非一意固守……”的看法,使论证的逻辑更严密,从而深化了文章思想,增强了说服力。纵观全篇,作为正面论据的季羡林编译梵文事例稍嫌简略,减弱了这个论据的支撑力。
  (李新)

 关于本心的作文         点击查看更多
 作文写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