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的新房子在一座辽西小城的小村子里。村名叫
路杖子,四面环
山,在那里
生活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秋天的路杖子总是别有一番
风味。
就说那枣
树吧,一枝枝被红灯笼压弯的枝条,格外显眼。站在墙头,拿着铁钩,把带枣的枝儿拽过来,不一会就能摘一兜。一棵树上,有脆的也有软的。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呀!
鸟儿和小虫捷足先登了!
如果能碰上没有被咬的好枣,肯定是皮薄肉厚,令你吃得欲罢不能。
早上醒来时的天气
特别冷,连野菜都被冻得没精打采,披着银白的霜趴在地上。
太阳还没升起,远山的边际上却已镶了金线,亮得耀眼。
秋天的太阳亮,但早没有了
夏天那如火般的
热情。天离人也远了,一丝
云也没有,蓝得使人不敢相信,仿佛是哪个油漆匠在刷墙时不小心将蓝油漆打翻在
天空中。
路杖子的山在秋天时不是金色的,还是一片绿,翠绿、黄绿、深绿,在绿中有时裸露出收完庄稼后山坡地黝黑的沃土或黄色的山岩。树也是
绿色的,加上黄土路和零星几
家的红色屋顶,
美不胜收。
村口有一只总是在吃
草料的毛驴。
牧
羊人大声“嚯——嚯——”地赶着脏兮兮的羊
群。
房子后的山总是值得一爬的。
那山上没有路,只能拣
植物少的地方走。漫山遍野的荆芍灰秃秃的,不扎人,散发着它特有的香气。山上有一处极险:陡崖上有一条脚掌长的岩石,下面直愣愣地长着几棵带刺的酸枣树。每次从这里小心翼翼地经过,心里都怪
紧张的。
山上的岩石上长的那些灰绿色的“
地瓜皮“密密麻麻的,看着有点恶心,
我不喜欢,便用木棒将它们除了。
偶尔草丛里“扑棱棱“飞出只
花野
鸡,吓人一大跳。
登上山顶,仿佛离天又近了些,能
看见袅袅升起的炊烟和通向
远方的路。红的屋顶,绿的远山,黄的小路,蓝的天空,白的太阳,黑的沃土,金的麦秸和两个登上山顶向更远处瞭望的人。
多美的画卷!
回到家中,正好开饭。
东北师大附中
吉吉
工作室
从真心中流淌出的
文字是有感情的,哪怕这些叙述平淡如娓娓的家常一般,不花哨不繁复,只讲那些树啊、鸟啊、山啊、房啊,可这些
简单却真切的描述就是能打动读者的心。
秋天的路杖子披着深浅不一的绿,和鸟儿抢着吃那皮薄肉厚的大枣,看着碧空中袅袅而上的炊烟,远山成了一幅名副其实的画卷。作者以素淡的文笔织就了一张
温情脉脉的网,将山麓小村、人情风貌都松松地网罗其间,童趣与野趣,相映生辉。
【适用文题】秋之韵;
童年追忆;那种美让我流连……(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