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满分作文
 古诗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兰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乡 | 友谊 | 爱情 | 爱国 | 感恩 | 孤独 | 思念 | 伤感 | 人生 | 动物
 名人名言爱情 | 读书 | 励志 | 时间 | 友谊 | 诚信  | 爱国 | 勤奋 | 奉献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业 | 劳动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栏目类别: 高中生作文  >> 高中 >> 高一

不言取舍,何以致远作文

更新时间:2016/5/31 14:18:00  浏览量:2079
  今年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人生过往,妙之物应接不暇,然而智者处世,必有其“弱三千只取一瓢”的权衡。这是专注,是决断,是删繁就简,是择优而从。生命的长途漫漫,更不应使美妙尤物成为负担。如是可见,不言取舍,何以致远?
  相约采石,各得一石,其间取舍,自在心中权衡。智者择一而终,愚者犹疑贪恋,这便是有无取舍的不同。
  庄子眺望秋水,曳尾涂中。居士眼中万事皆休,如同那日头方中方睨,万物生长中也是方生方死。他的取舍成了他的明净,遥指魏阙,身在江海。庄子的智慧在于清高卓绝,不让污浊俗尘颠染透彻。他取一掬明月,等不系之舟,飘摇肆意,正因为他明智果断的取舍。取舍一念是江上之波,间之,成为推动他人格远行的助力。
  不言取舍,何以致远?
  这便是取舍之智慧。
  “燕南壮士吴豪,筑中置铅隐刀。”专诸、高渐离之辈是真正托以性命的死士,因感遇知交的恩义,愿意抛却性命以成雄图;同样,也有抗战中敢死队的战士,他们舍个人身,就邦国利益,抛头洒血,而继往者笑言:在所不惜。没有这些战士在生死一念间的“舍”,便没有安疆卫国的“得”;没有建立在血液与火焰之上的舍弃,人民的安定亦无从取得。这是铁血营中的勇气,刀戈刃上的情怀。
  不言取舍,何以致远?
  这便是取舍之勇气。
  唐寅投笔而呼: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是他的坚守;朱自清改名立志,饿死却不食列强嗟来之米,这是他的自持。儒生们用纯粹的信念建立了广阔的道德高地,体现其崇高的人文气节。他们不断在生命中舍弃浮华之物,换取了长存的精神瑰秀。
  不言取舍,何以致远?
  这是取舍之气节。
  “如花美眷,则为之似水流年。”舍一时风花月,得一世明日当空。人生过往,取舍是将远行而必备的积蓄,是铺盖,是行囊,是驿马,是飘荡的心。
  不言取舍,何以致远?
  评点:关晓星
  “取舍”是相当常见的作文主题,作者以一句“智者处世,必有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权衡”开门见山,引出中心论点,后以庄子、专诸、高渐离、唐寅、抗日战士等人物素材进行佐证,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虽从行文技法上看,只是一篇相对规整的作文,并不算新鲜。但作者胜在文辞雅致,有古意而不繁琐冗长,有意韵而不掩主题,体现了其文字功夫的精到;素材使用中,专诸、高渐离、唐寅等冷门素材运用恰当,也显示出了作者素材积累及阅读层面上的广博。二者相加,令整篇文章脱出“规整”之列,成为一篇上佳之作。

 上一篇:距离作文
 关于取舍的作文
 作文写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