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扈千年春
水渡,河阳一角夕阳
山。垂垂杨柳
门前碧,中有人
家善闭关。”一代宗师吴昌硕在“题慈乌村图”中这样
赞美金村。如今的金村,小
桥流水、
鸟语
花香、
环境宜人,犹如一幅现代化的
农村生态图。
金村是
我的
故乡,经常听我
妈妈说她小时候的事情,金村在我的
心灵深处就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妈妈儿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每逢
春节,日子再穷,也要到金村
街上喝一碗豆腐花、尝一块
白云糕。铁铺中,那叮叮当当的铁锤声,仿佛犹在耳边回响,是那么动听、那么悦耳;戏台上,那姿容秀丽的唱戏人,仿佛犹在眼前萦绕,是那么多姿、那么美妙。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压
根儿就没有古村的概念,在我们眼前的只是那破旧的小桥、
孤独的流水、贫穷的人家,还有那满是苍桑感的花窗老楼。
远眺小镇,你犹能
感受到人家临河的水乡
风情。旧时的石板街道依然清晰可辨,
井字形的小街小巷基本保持原状,犹如一棵老
槐树之根,把古代的、现代的民宅维系在
一起,巷陌幽深、静谧安然,有着“拙政园”的风范,“狮子园”的精巧,独有一番风韵。还有那500多米长的仿明清古建筑一条街——永昌街,被
群众们雅称为“小观前”。一排排极赋
江南园林式的新村庄——金村苑
小区,犹如一条条长龙,沐浴着传统与时代交接的暖阳,
书写着
乡村人居典范的篇章。
在这小区里,住着一位
热心为民服务的社区医生,他就是陶锡华。他从事医疗
工作已有40余年,在这每一天里他
关心病人,认真医疗每一位病人,为此很多村民有什么头痛脑热的,
第一时间就想到找陶医生瞧瞧。陶医生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医用急救包,别看它体积不大,里头装满了各种常见
药品和医疗器械。一般的小毛病,靠医用急救包里的药就足以治疗,
如果病情严重,他则会劝家属立即送往医院,以免耽误病情。那天,我家老太太老毛病又发作,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
电话给陶医生,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严寒酷暑,陶医生接到电话就会及时赶来,嘘寒问暖,
关注着老太太的病情,并给我们老太太打了一针药剂,老太太的呼吸才渐渐平顺下来。陶医生又陪在老太太身边观察了2个小时,确定没事之后才
回家。之后的一个多月中,陶医生经常会来我家了解老太太的情况。幸亏有了陶医生的热心帮助,我们老太太
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
住在金村不得不让我骄傲:“金村真美,金村的人更美,住在金村真
幸福!”
指导
老师:杨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