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的
记忆并不多,但
我总能想起那个夏夜。
窗外风雨雷声大作,
树枝呼呼摇摆,夹杂着闪电,风拍打着窗户。屋内亮着
温暖的光,我和
妈妈坐在地板上玩着
游戏,即使是震耳的雷声,也不会让我觉得
害怕,
因为妈妈在我身边。
可风一直在呼啸着,突然间,紧闭的窗户似乎被吹开了,窗帘倏地被掀起。大风吹进屋中,我一转头--就在那一刹那,
明亮的闪电划过天穹,夜空为之一震,分成两半,剧烈的声响随之而来。我惊得叫出了声,仿佛
看见夜空背后深藏的玄机。妈妈连忙关上了窗又拉好窗帘。屋内温暖的光依旧,面前仍是一地五颜六色的玩具,桌上
照片中我的笑靥甜甜,可是,我却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
长大之后,我总会回想起那个晚上。短短几分钟的
经历,我却觉得其中包含了很多。三岁的我并没有一
瞬间领悟到什么,但我看到了之前不曾看到的东西。黑夜为闪电而一破的刹那,我幼小的心中也许已
感受到自然的强大。
凝视闪电的一刻,我怀着敬畏之心。
九年之后,秋雨绵绵的阴沉上午,一个
电话打来,
泪水浸透。坐在轮椅上的
姥爷的
微笑还嵌在我的记忆中,可是眼前,他已离我而去。那是
第一次,我对
生命的终结有了
认识;那是
第一次,我那么深刻地意识到,人的生命相比于宇宙只是
过客。
我向来
喜欢龙应台的文章,她的“刚”洋溢在
文字之间,但她的“柔”也脉脉流淌。我看到,性格中饱含刚强的她,面对
父亲的逝,
母亲的老,在无可奈何中开始了对
人生的再
思考。我渐渐发现,每个人都不得不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对待
生活中的一切风雨抑或尘埃。
我想,人的生命中,总会经历所
爱的人的逝去,终将也会经历
自己的逝去。法号弘一的李叔同,总是在母亲的祭日,点起油灯,砚中调墨,素心
书写《无常经》:有三种法,于诸世间,谓不
可爱、不光泽、不可念、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多才多艺,又曾充满
家国忧思的他,也许正是因为能带着一颗敬畏之心,才能看透很多难以看透的事物,像一轮明月,照耀天心。
曾经凝视闪电时,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一生中,会有无数件事情,一次次
改变我们,塑造我们的
灵魂。一个人面对生活,应有强大的
内心力量,如此才能让我们短暂如过客的生命,用思想给漫长的宇宙一个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