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我老家,大年三十那天,早上一定要去拜神,晚上一定要吃年夜饭。拜神,用
外婆的话来说,就是“给神仙吃好吃的,在他们
心情好的时候向他们祈求,就可以有吉祥的一年”。虽说拜一次神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可是很有讲究的。
大年三十这天,大家都早早地起床了,这是为了早点准备
美食,以示对神仙的
尊敬。长辈们在
厨房热火朝天地烧菜,他们的任务很重,要做满一圆桌好菜。晚辈们则在为一会儿的拜神做准备:香、蜡烛、摆盘、
零食。我们边准备东西边做
游戏,时不时还偷吃一点小零食,等我们弄完了,大人们也快好了。一盘盘热腾腾的
美味佳肴上了桌,这桌上的菜可有讲究:放菜的碟子必须是圆的,寓意“圆圆满满”;连做的菜都有讲究,必须有
鱼,寓意“年年有余”;必须要有豆腐,意思是让我们像
君子一样,做一个有借有还,一诺千金的人;必须要有肉串,寓意“骨肉相连”,意思是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长长久久。桌上还有一盘钱,那是大家放上去的钱。
爷爷说,钱放多少无所谓,尽力就行,放得少的人,拿回钱时就可以拿双倍,而钱放得多的人,就要把
自己的钱分给钱少的人。这寓意着一
家人永远和睦,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互帮
互助。我乐呵呵地把自己的零钱放了上去,就等着丰厚的“回报”啦!
在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外婆给每人发了三支香,还
特别叮嘱我们左
手在上,右手在下。
因为自古以来左为尊,左手在上代表对别人的
尊重。开始拜神了,外婆边用
家乡话说吉祥的话,一边鞠了两个九十度的大躬,我们也学着做。这一鞠躬表示对神仙的尊重,二鞠躬表示“双喜临
门”。接着,就要
小孩子来洒酒,就只需洒一圈,不用多,也不能少。据说这是为了给土地爷喝酒,让他在我们的祖先面前说好话,让祖先保佑我们。洒完酒,每个孩子再向自己的父母鞠六个躬,表示对父母的
感谢和
祝福。然后,再由最老的长辈插香,在插香时必须把香举得高高的,表示“寿与天齐”。最后,还要烧“金银元宝”。各种金灿灿,反射着
太阳光的“元宝”,被塞进了用纸折的篮子。在微
风中,“元宝”被一个一个“送走”,拜神结束了。
那些拜神之前做好的菜,该如何处理呢?拜完神后,他们会被塞进冰箱,称为“冻仙气”。在晚上,他们会被重烧一遍,其名曰:浴火重生。接着我们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这叫“沾福气”!
春节,这个习俗最多,过法最多,事情最多的
节日,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渐渐
失去了它原本的
味道。但只要你我共同
努力,记住它各种
有趣的事,
学习各种有趣的风俗,遵守各种有趣的
规矩,它的味道就一定能回来!
指导
老师:靳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