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很“小”,只是一些不易觉察到的、细微的行为;可它又很“大”,是一个人、一个
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的缩影。它可以“小”到只在举
手投足间,也可以“大”到伴随人的一生。
从小到大
经历过的事数不胜数,其中有许多与习惯有关的事令
我印象深刻。我没有参加过自主招生
考试,而是通过电脑派位上了初巾。所以,我一直对招生面试这个环节充满好奇,而且,那种“不可思议”的面试偏偏还真
存在于我们
学校。
开学时
老师告诉我们,那还是在凉爽的五月,一个男生和其他
同学一样匆匆赶到我们学校参加面试,可面试
成绩不
理想。眼看要
失去进入理想中学的机会,那个
少年当时却强
忍失意的
痛苦,擦干
泪水,仰起笑脸,面对
校长和老师说:“校长
再见,老师再见。”而后转身离开了。正是这微不足道的礼仪使整件事峰回
路转。几天后,他接到了我们学校的录取通知
书。究其原因,就是其讲礼仪的表现打动了校长和老师。这就是习惯的
力量啊!无意中的好习惯展示出
自己优秀的一面,比千言万语更有说服力。
还记得我们小学食堂的
工作人员都很
喜欢我们班的一位
女生。某天,食堂阿姨似乎心事重重,脸色也不好,可轮到这位女生打饭时,阿姨亲切地冲她笑了笑,叮嘱她“好好吃饭”。旁边的同学们不服气,
走过去问阿姨:“您为什么只对她那么
温柔和蔼?”阿姨看了看她,解释说:“人家经常把同学们掉在地上的吸管、纸巾一个个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对人还有
礼貌,笑得也好看,让大家
心情好。你们说,这样的孩子能不招人喜欢吗?”我们仔细一想,还真是,她对每个人都很友好,每天都是快
快乐乐的,大家都想和她交
朋友,她的确是班里最受欢迎的人。
还有一位同学走路总是撞到人,撞完就跑,同学们自然
远离他。看来,习惯有时不仅是不经意的动作,轻声的一句话、一个
温暖的笑脸,都能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有人说,培养出好习惯就有好的
人生。现在我深信不疑。好习惯让那位男生进入了心仪的学校、让那位
女孩得到了所有人的喜
爱,而最后那位男生却无法融入集体。谁说他们
未来的人生不会有天差地别?
人生就像一个吊线木偶,行为形成习惯,就像牵动着不同的线,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姿态。
教师点评
宋茁然同学的这篇文章来源于我们年级统一布置的命题作文。文章开篇谈习惯的“小”和“大”、对我们人生的重要作用,引发读者
思考。然后列举了三件与习惯有关的故事:一位参加面试失利的男生
因为良好的礼仪终于进入理想的学校;一位注重
文明礼仪的小学女生得到食堂阿姨甚至周围人更多的
关爱;一位莽撞又没礼貌的男生很难融入集体。从这些对比中,小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出好习惯就有好的人生”。最后用“吊线木偶”比喻人生,以形象含蓄的语言
鼓励我们培养好习惯,就能
拥有美好人生。本文说理婉转、表达亲切,是一篇倡导大家
关注文明礼仪习惯的佳作。 (周
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