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有一个樟木箱,里面放着她认为重要的东西,譬如证
书、证件、
相册等。冬日午后,难得
阳光普照,妈妈叫
我帮忙整理旧物。我们把箱子里的东西一样样清出来,惊奇地发现有一摞旧信压在箱底。
妈妈坐在阳光里,将这些旧信一封封重读了一遍,一边读,一边感慨,末了,竟
泪水潸然。在征得同意后,我也
阅读了其中数封,没想到这些纸张泛黄、字迹模糊的旧信,竟让我找回了久违的
感动。
有
外公写给妈妈的信。“姑娘:一人在外,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身体,要
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凡事三思、谨言慎行……”在信中,外公用朴实的字句告诉妈妈一些再
简单不过的道理。妈妈感慨地告诉我,她20来岁时,孤身在外地
求学,外公每个星期都要给她写一封
家信,信中千叮咛、万嘱咐,她却不以为然,经常一个月才回复一封,弄得
父母很是担心。20多年后,重读这些信,妈妈觉得好内疚:为什么那时只顾个人
感受,不多给父母写点信呢?要知道父母是多么
希望看到女儿的信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好,我却一次又一次让他们失望。
有
爸爸写给妈妈的信。“
燕子:你寄来的书籍已经收到,这些书对我目前开展的项目大有裨益,非常
感谢你。我最近也买了几本书,对你的
工作可能有帮助,准备近期挂号寄给你……”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我,那时她和爸爸刚
认识不久,爸爸被派往外地工作。当时,两人还没有确定恋
爱关系,爸爸常常借着探讨工作的名义,和妈妈书信往来。看着妈妈绯红的双颊,我相信这封旧信让妈妈的思绪又回到了
纯真年代。
有中学韩
老师写给妈妈的信。“小胡:来信获悉,很
高兴你走出
挫折,在事业上取得进步。今后你要再接再厉,更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
人生很漫长,不可能一帆
风顺……”妈妈告诉我,她中学
毕业后,和韩老师一直保持着通信,韩老师给了她很多有益的指点。七年前,韩老师身患癌症,大家曾组织人力财力相助,可惜治疗效果不
理想。如今,恩师已去世数载,每每回想起老师的谆谆
教诲,妈妈仍心痛不已。
今天,
手机、短信、微信日益普及,书信已较为罕见。可是妈妈的这些旧信,却分明留存着
岁月的温度。父母的旧信,言语质朴,却写满
牵挂;爱人的旧信,单纯中透着羞涩,克制中透着激情;老师的旧信,语句淡淡,背后却是殷殷期盼。旧信一封封地读着,甜的、酸的、苦的、辣的,难以描绘的感动,一重重涌上我的心头。
一封旧信就是一帧发黄的老
照片, 就是一张
魅力依旧的老唱片,就是一条走回昨天的小径,就是一段
温馨的
往事和
回忆……正是有了这些旧信的相伴,我们才能更为从容地
走过那些充满悲欢离合与平淡坎坷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