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长。
你听
我说。
我想我有一颗炽热的心,搏动的心脏发出急促而有规律的哒哒声,我越想压制心里却愈发想去
流浪想去闯。
于是我抛下现有,一个人迈着大步向着
远方走。
我
害怕飞机的轰鸣,害怕突然
失去重心离开地面,害怕高处的
云端。当我发现
自己像只没有脚的
鸟时,我会
忍不住心慌,然后我开始拒绝飞机。
老旧的绿皮火车摇晃在轨道上发出的“嘎吱嘎吱”声让我莫名感到心安,这样我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仍在触
手可及的地面上。我还能听到大地的心跳和内心的咆哮,多好。
我突然就觉得自己是个流浪的孩子,就像宇宙中漂浮的一粒尘埃,虽然
自由却找不到落脚扎
根的地方。
我突然就
讨厌起耳机里正在播放的歌曲,那种又甜又嗲的
声音让我胃里一阵翻腾恶心,于是我吼起了Beyond的歌。
车
窗外的景色迷人我却无心
欣赏,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去往了远方。
我偏头看向头顶急急掠过的飞鸟,不时听到一声声嘶哑的鸟鸣。这些鸟也累了吗?连声音都如此低沉疲倦。
车厢在轨道上发出“咔咔”的摩擦声,我歪着头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想象中的我不会像现在这样
性情乖张、满身戾气,想象中的我应该是个儒雅不羁的文人。无论富贵与否、
孤独与否、流浪与否,我还是我,从未
变化。
想象中的我在晨曦初亮的
清晨,执一盏清酒,作一首好诗。淡淡愁思萦绕心头,于是举手投足间自成雅韵,好生儒雅。
想象中的我在
黄昏的夕阳西下,吃一口肉,喝一口酒,潇洒大笑,洒脱放纵,身上的浪子气质愈发凸显,天生不羁。
可现在的我仍坐在车厢里。现实毫不留情地将一瓢冷
水兜头浇下。我笑眯眯地接受,还像没事人一样说着“这水温度不够低啊”。
哈哈。
成长不就是要学会含笑饮砒霜吗?
是的。
我是不是开始学会成长了呢?
我站在黑暗中问另一个人:“我在哪里?”
她只是微
微笑着说:“你走进了自己的心里。”
“你是谁?”
“我就是你。”
然后我在黑暗里跌跌撞撞落荒而逃。我惊醒过来。
嗯?
只是个
梦吗?
眼皮好重,像被一床棉絮压着,睁不开来,闭上又觉得涩涩地痛。光线像一把粗糙的毛刷子在
眼睛上来回扫着,眨几下就会流出泪来。
睁开眼。
像是突然从黑夜坠入白天。
没有闭紧的眼睑透进丝丝白光。
周围的一切都凸显着白色的模糊的轮廓。
我开始看不清自己。
喜欢自由又怕放纵,喜欢夸张又怕堕落。不愿安于现状过一板一眼毫无
生气的
生活,却又不敢
挑战极限寻求刺激去
冒险。
我对自己做出贸然的决定犹豫起来。
我从包里翻出一枚硬币,想把命运寄托在它身上。
嗯,我在逃避。
正面
回家,反面流浪。我是这么想的。
“叮!”硬币落地发现清脆的声音。
正面!
正面,是回家。
于是我毅然回家。就算我再怎么不愿面对
父母面对家,内心深处还是依赖家里的
温暖。这是每个人的
向往和牵绊。
纵使人间千万,不及一个家。
画笔江
山诗酒
风。
故事很长。
你在听吗?
(指导
老师:卿海逸)
评委意见
似倾诉,似
自我叹息,这一篇“故事”在作者清新的文笔之下展开讲述。文章通过两条线来表达中心:明线——梦中的
旅行,周遭的
环境引发对自我的
质疑,对飞机的害怕,对甜嗲音乐的厌恶,急急掠过的飞鸟以及“车厢在轨道上发出‘咔咔’的摩擦声”都是作者内心不安和躁动的体现。这样的借景抒情,让景更真,情更显。暗线——心的旅程,
心灵的成长和
青春期的茫然交织,让作者产生了诸多矛盾,内心陷入了挣扎与徘徊。想象与现实的对比又让这种矛盾更为深刻。最后情感的回归,让一切质疑与矛盾烟消云散。“纵使人间千万,不及一个家。”家才是一切情感的归宿,才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文章思想的不断升华,终在结尾落到实处。作者的
文字功底可见一斑!
(青 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