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和爬
山虎都开始生长了吧?”
我坐在床边,眺望
天空,心中暗暗想道。
小时候,不知是
因为家里有许多盆爬山虎的缘故,还是因为
学校的北墙上布满了那透绿透绿的爬山虎,我一直
喜欢着
绿色植物。而在绿色植物中,我一直挚
爱着常青藤与爬山虎,也许是因为它们都绿意十足?也许是因为它们一样新鲜?不管怎样,它们给了我勇气,给了我
力量,也给了我——生的
希望与
坚持!
一
“
妈妈,这是什么呀?”稚嫩的
声音从阳台上传来。我跪在阳台上,好奇地看着眼前的这几盆植物,一边问一边用指尖轻轻触摸这几盆植物的叶子。
“
傻孩子,怎么
看见什么都问,这是据说永远不会干枯
四季常青的常青藤呀。”妈妈从
厨房走到阳台,一边甩着
手上的
水珠,一边蹲下来揉着我的头笑着对我说道。
“那常青藤有什么用呀?”我不解地问道。
“不是和你说过么?永远不会干枯,永远都是那养眼的绿。以后,你能成为一个常青藤一样的人么?”妈妈看着我,
眼睛里闪耀着什么。
我虽然听得
云里雾里,但还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二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过了几天,叶子
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空隙。一阵
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班级里传来了朗朗的
读书声,我嘴中虽随着
同学们
一起读着那优
美的散文,但眼神却一直往北边的
窗外瞟去——那里,有东西吸引着我。我从未见过长得这样密的爬山虎,学校里竟然一直有一面墙被这浓绿欲滴的爬山虎给占据了,它缠绕在墙上,深深浅浅都是绿,望不见其终极,也不见其发端,遮住了整面墙,焕发着
生命的气息,像是为这面墙铺上了华丽的锦缎。
一直望着望着,那勇往直前的爬山虎似乎也一直在向上爬,向上爬……
直到有一天,我以为永不干枯、勇往直前的爬山虎泛黄了,没有再继续向上爬。
“妈妈,妈妈,我好疼,我们回去吧,我不想待在这里。”我虚弱地拉着
母亲的手,对着她说道。母亲脸颊上有着两道淡淡的泪痕,她紧攥着我的手说:“孩子,别哭,妈妈会带你回去的,一定会的。”很
不幸,在某一天,我被查出得了慢性血小板减少症,当天晚上,我便住进了医院。我也不知道
过去了多久,只知道我只能每天面对着那白得令人感到窒息的天
花板发呆、哭泣。那天,我被送进了手术室。
“妈妈,不要,我不想做手术。妈妈,不要,我要
回家!”我无力地呐喊着。母亲只是在一旁不停地安慰我,
自己不停地哭:“孩子,没事的,放心,真的没事的……”
只
感受到一阵刺痛,医生已经把小指头般大小的针头插到了我的骨头里,后来听母亲说那是做“骨髓穿刺”手术。那是种撕心裂肺的疼!那疼从后背蔓延到我的身体的每个角落,
疼痛令人难以
忍受,嘴唇微微颤抖无法忍受。看向母亲,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她的嘴唇是苍白的,她的脸是苍白的,她的指尖也是苍白的。她把微微张开口的嘴又合上了,似乎想给我
加油打气但自己却没有勇气。
我昏了过去。醒来以后,映入眼帘的还是那恐怖的白色。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要在这里承受这么多的苦?为什么为什么,妈妈明明知道我很疼还是没把我带回家?为什么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她不爱我了么?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心里的痛与身体的疼使我那不争气的
眼泪又掉了下来。我扭头准备爬起来,映入眼帘的不再是那片白,而是耀眼的绿色——常青藤!
脑海中又浮现出了
那一幕幕绿色的画面,此刻我突然
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要让我做一个像常青藤一样的人。难道遇到这么一点
困难就
放弃了么?不是要学爬山虎和常青藤么?我怎么能这样就放弃了呢?我默默地望着想着,母亲推
门进来了也浑然不知。
母亲的眼眶是肿胀的,显然这几天为了我哭了很多次,脸庞上还有淡淡的泪痕。见我坐了起来,立马跑了过来:“孩子,没事吧?都是我的错……”
“妈,没事,你是为我好。”
心中有常青的爬山虎。
永远向上,
向往绿色
用永远向上爬的爬山虎来比喻积极向上、迎难而上的
人生态度,这篇文章所采用的是典型的象征写作手法。每种植物甚至每样事物都有它的品质,我们
人类能从它们的生长品性等方面来悟出和
学习许多道理,用到写作上,就是以景或以物喻人。爬山虎的特质是永远向上,吐露绿色。本文作者便是从爬山虎满墙满眼的绿色里悟出了其昭示的旺盛的
生命力。绿色代表的是生命的颜色,旺盛、充满活力。在人生的
道路上遇到困难,遇到障碍,
生活似乎
失去了
色彩的时候,
想一想那
努力绽放绿色的爬山虎,心中便有了动力。作者在本文中向我们表达了:心中常青,生命才能保持活力。(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