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喽,种菜喽!”一下课,
我们在彭
老师的带领下,向
菜园走去。我们像一
群刚飞出笼的小
鸟一样,
开心地哼着:“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菜园虽然不大,但菜的品种可不少,辣椒、西红柿、茄子、豆角……这些菜都是
同学们在彭老师的指导下种出来的,长得非常茂盛。绿油油的辣椒
树上挂满辣椒。茄子
花开了,也结出了小小的紫色茄子……
彭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
今天学习种大蒜。”
彭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说:“先准备好装满泥土的泡沫箱,用
水喷湿土壤,再用铲子挖松,挖出小洞,把剥好的蒜子头大的一端向下,头尖的一端朝上,一粒一粒地插在土壤里……”彭老师指导完,同学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我拿起小铲子松泥土。好硬的泥土,不用力还不行呢!彭老师
看见了,马上过来
帮忙。他告诉我,泥土要弄得细细的、松松的,这样大蒜才能生长得快。我想:“种菜还真有
学问啊。”我把泥巴捏碎弄平整,看上去就像铺上了黑地毯。泥土终于弄好了,我把大蒜子轻轻地插在泥土里。不一会儿,一排一排的大蒜子就像排队的士兵一样整整齐齐的,似乎在保卫着我们的菜园!
这时,
好朋友智杰
走过来看到我种的大蒜子,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你种的大蒜可以往天上长啦。”我一看,哎呀,
原来我把大蒜子种反了。同学们看到了,都笑个不停。我只好又低着头,认真地把大蒜子的“大头”朝下,重新来一次。
我浇了些水, 大蒜子终于种好了。我心里甜滋滋的,
希望它们快点发芽。
点评:一次欢乐的种大蒜体验。我想:听了同学们的笑声,大蒜会不会长得更快呢?
小作者很善于将比喻的
手法运用到场景描写中。他将
高兴地去菜园的同学们比喻成欢唱的
小鸟,将松动的泥土比喻成黑色地毯,将种好的大蒜比喻成士兵,形象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果文章的细节描写更多一些,比如
自己种大蒜时的动作、人物的面部表情等描述得更具体,读起来会更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