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适足时,逆风向放飞;风力不继时,快速向后收线,给予人工加风;风力突然转强时,迅速放线,迅速往
风筝方向
奔跑数步。风速风向易变,放风筝必须及时收放,顺势
变通,风筝才能飞得又高又稳。天有不测风
云,
人生之舟也不会一帆风顺。世事多变,求高求稳者必须顺势变通,灵活应对
挑战。
《吕氏春秋·察今》中有“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几个故事,分别讽喻不顾“时”“地”“人”的条件
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可见,酌情变通处理,才能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邹忌审时度势,深谙君王心理,顺势变直谏为讽谏,娴于辞令,现身说法,推己及人,指出“王之蔽甚矣”,从而让齐威王纳谏去弊,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分钟将会发生什么,但不少人陷入窘境却不知醒悟,因不能顺势变通而
失败。项羽被围时,只会仰天长叹:“此天之亡
我,非战之罪也。”没找到
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只能归咎于“时不利”。项羽不听乌江亭长忠言,以愧对江东父老为由,刚愎自用,羞愤自杀。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说:“胜败兵
家事不期,包羞
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对不能顺势变通的末
路英雄的惋惜和批评!
顺势变通,
理想的风筝才会飞上天,飞得又高又稳。薛宝钗面对飘飞的柳絮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大千
世界,变化无处不在,善于顺势变通者,才能铸造
辉煌。
勾践能屈能伸。被吴国打败,处于劣势,能刻苦自励,矢志不渝;放低自己,卧薪尝胆,积极备战,终于
雪耻复国。
苏轼豪放洒脱。政治失意,一贬再贬,却能救灾治
水,为民谋利。被贬黄州时,还能听江上清风,赏
山间明月,领悟变与不变的哲理而畅然释怀;宠辱偕忘,超然物外,“也无
风雨也无晴”,在诗、词、散文、
书法等方面多有建
树。
鲁迅弃医从文。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
第一要著,是在
改变他们的
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有了这一顺势变通,才有了千万民众的苏醒,才有了一颗文学巨星的熠熠生辉。
在现实
生活中,所谓的职场达人,不仅仅
工作能力强,而且能审时度势,顺势变通,善抓机遇。唯有顺势变通,才能因时制宜,占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商场如战场,把握商机就要适时调整,抢滩市场。马云说:“
创新不是要打败
对手,而是跟明天竞争。”从创办互联网商业公司到挥锤纽交所,马云不断顺势调整,引领新的消费模式,令人惊羡!
顺势变通不是曲意逢迎,不是做墙头
草,不是暗箱操作,投机钻营。应像变色龙那样因善变而趋利避害,像沙丁
鱼那样因灵活而求得生存。这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境界。
顺势变通,理想的风筝才能飞得又高又稳,如雄鹰般翱翔
蓝天!
[点 评]论点鲜明,思路清晰。正反对比,论证有力。选材丰赡,既有历史沧桑感又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引用典故和古诗,为文章增色添彩。“顺势变通不是曲意逢迎”的补述使文章更具有深度和思辨性。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第一中学] 田晓涵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如何让风筝飞上天,飞得高,飞得稳?放风筝前要知道风的方向和速度,在风力适足时逆风向放飞;风筝向上爬升时,可停下来,慢慢放线;当风力不继,风筝有下降趋势时,要快速向后收线,要人工加风;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有翻转栽落的危险时,要迅速放线,迅速往风筝方向奔跑数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