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
温柔滑过脸颊,揉揉惺忪的睡眼,才发觉
阳光已偷偷地溜了进来。瞥见桌角那指着7的
闹钟,迅速一跃而下,顶着蓬乱的“
鸟窝”冲进浴室。看到陌生的布局,不禁嗤鼻一笑,自嘲道:“
我怎么糊涂了!”
懒洋洋地趴在阳台上,沐浴着温和的阳光,
享受清晨的静谧。阳台下是
外婆搭的
葡萄架,缀着颗颗晶莹、娇艳欲滴的葡萄。架下藤椅上跳跃的露珠似钻石般闪亮。看着不远处的玫瑰、月季明媚的笑靥,
心情不觉舒畅许多。“咦,这儿什么时候多了两株百合?”
“你不记得了?”外婆端着一碗小米粥,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走来,神情一如既往的温柔慈
爱。“你上六年级时这儿发洪
水,你爸妈带你回来过,走的时候你看到半
山腰上有两株长在
一起的百合,说它们很
坚强,能不向洪水屈服。”她把粥放在
桌子上,继续说道,“我腿脚不便,你
外公就把它们移栽回来了。”
我凝视着它们,夹带着些许
迷茫:“我可以像你们一样吗?”
外婆似乎捕捉到空气中细微的波动,忙道:“你不是一直
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生活吗?咱
家后园的菜地也对着一座山,和我去菜地里打理打理吧,正好放松放松。”
就这样我和外婆在菜地里一边忙活,一边玩闹。除去杂
草,摘去
白菜枯萎的叶子,揪掉葱顶端的“
花帽”玩“丢沙包”……
每隔十几分钟,外婆总是会气喘吁吁地停下来,让我去摘
根黄瓜给她。我偷瞄到:她偷偷地擦汗,揉着那只跛了的右脚和她那不安的
背影。心中盛满了
愧疚。我该回去吗?可是高考……
午饭时,外婆给我夹菜,犹豫地说道:“你爸打
电话来催你回去,他让我提醒你,别忘了,你还有高考。”
静默,压抑,寒冷占据了一切。我扑到外婆身上,蜷缩在她怀中,抽泣着说:“外婆,我不想回去,不想回去高考。我不要整天埋在试卷堆里,宿舍——
教室——食堂三点一线,重复千篇一律的生活。我快被压得窒息了……”
外婆轻抚我的头,许久,说道:“没事的。在我这儿没有什么高考,你爸那儿有我呢!你只要做你
喜欢做的事就好了,知道吗?”语气中透着毋庸置疑的坚决。
看着她坚定的眼神,仿佛全
世界都是我的依靠,可以使我抛开一切
烦恼。
于是,我背着背包走在蜿蜒盘旋的公
路上,挟着清
风,拉着骄阳,一步步地迈向山顶,做我喜欢做的事——照顾
孤独老人。
当我踏上山顶时,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唯一的小院。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灰色T恤的老
爷爷坐在
门口,摇着一把蒲扇。我调整一下呼吸,揩了揩脸上的汗渍,上去和他问好。他见到我显得很激动,颤巍巍地摸起墙边的拐杖,急切地拉我进去。近
距离才发现那件T恤本是白色,只是许久没换洗才如此。我关切地问他们的境况,了解到他们大多
失去自理能力,由于这小院在山顶,鲜有人来,照顾他们的人有时一星期才来一次,因此他们的生活比较
困难。于是我帮他们叠被,洗
衣服,倒尿盆,扫地……
忙完后,我
静心地听他们各自讲年轻时的故事,即使他们有时口齿不清,但看到他们脸上的
幸福,我便
快乐,接着,我为他们献上一首《
相亲相爱》“天下相亲与相爱,动身千里外,心自成一脉……”
一曲终了,在夕阳的
拥抱下,众人的泪光闪动中,告别了这座小院。
晚饭后,我躺在藤椅上,回想起
今天的一切,思绪穿过葡萄架散落在浩瀚
星空里。
我该回去吗?如今的我该如何抉择?
回到
父亲身边,继续承受现代应试教育高考制度的压力,每天起早贪黑,抛弃
自己的
爱好,泡在
考试的海洋中,过着枯燥沉重的生活吗?那我的
理想,我的
自由呢?
还是留下来,躲在外婆
温暖安全的港湾中,过着我所向往的生活,看
看书,侍弄一下花草,尽我所能
关爱有需要的人,闲暇时可以悠闲地
欣赏星空的
美丽?那父亲的期望呢?寒窗苦读十几年,等的不就是这次高考吗?
错过了高考,我还能
改变家庭的命运吗?在这“优胜劣汰”的社会,我又该怎么生存下去?
朦胧间,看到百合在
微笑,外婆和父亲争辩,老人坐在门口,用枯瘦的
手指拭去眼角的泪花,无尽地
等待……
泪,顺着眼角滑下,晚风却怎么也吹不干。
[点 评]本文是一篇描写细腻的记叙文。对周围景物、
环境的描写,对外婆动作、语言、神情的刻画以及
自我内心的描摹,都非常细腻,如在眼前,让读者
感受到逃离乏味高考的片刻
空隙间生活的各种酸、甜、苦、辣。从中可以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高考备考虽然枯燥乏味,但是在这乏味生活的空隙间也是能感受到生活的美的,不要被高考的繁忙而丢掉了感受生活的心。
(指导
老师:陈滢莹 赵同宇)
张淑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淮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