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消费即没有虐待。
2012年7月1日,
美国加州一项法案正式生效,“禁止以迫害
动物的方式生产和销售
鹅肝食品”,这意味着饕客垂涎的“鹅肝酱”将从当地消失。“鹅肝酱”,西餐
第一美味,其来
路却异常惨烈:以插管给鹅鸭昼夜填食,剥夺活动空间,使之生出超常十倍的肝脏。每碟“鹅肝酱”,都是一部鹅鸭酷刑生涯的缩写。在饲养者眼里,鹅鸭不过是一砣放大镜下的鹅肝,没有
生命特征,没有主体性,其肉身只是繁殖肝脏的容器,只是肝脏的配套设施。
“鹅肝酱”,它真正的饲养场是人之胃,是人的黑暗欲壑。
人,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干的。很多时候,
欲望自缚,即
精神自救。
动物福利的最终收益,是人权收益和
道德收益。反之亦然,动物的险境,亦是人的险境。
中国古代刑术,不仅名目繁多,且恐怖诡异、令人惊悚,而其灵感和技术,多源于屠宰间或
厨房,源于针对动物肉身的肆意
发明和操练。有道名菜,叫“烧鹅掌”,将活鹅置于炙板上,铁笼罩住,鹅掌遇烫,边惨叫边急跳,待其掌胀如团扇时割取,蘸佐食之。巧得很,古代酷刑中,恰有“炮烙”一项,同出一辙,只是以人代鹅。
请记住,人和动物
存在的所有
可能、建立起来的全部关系,迟早都会回到人身上,回到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回到人际伦理和道德领域,它一点都不浪费。冷漠、狭私、贪婪、野蛮、杀戮,会回来;
温情、怜悯、仁慈、慷慨、体恤,也会回来。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史怀哲医生,其
美德不仅在于人道主义,还在于将人道主义引向所有的生命体:
“除非你能
拥抱并接纳所有生物,而不只将
爱心局限于
人类,不然你并不真的有怜悯之心。”“伦理不仅与人,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人一样渴求
幸福、承受
痛苦和畏惧死亡,若
我们只是
关心人与人的关系,那我们即不会真正
文明起来,重要的是重视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