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日出是
我打小就盼望的一件事,却
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终于,在这个星期天的
清晨,在我的央求下,
爸爸妈妈带我登浮邱
山观看日出。
印象中,善于观察的徐志摩先生就曾对日出作过非常精辟的描绘:“玫瑰汁、
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
云底
工作。无数蜿蜒的
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我从这些优
美的
文字中,读出了他对泰山日出的无限
热爱。于是,带着对日出的期待,我们开始了
登山观日出之旅。
由于
时间还很早,黑暗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排排
路灯散发出微弱的光芒,显得是那样的
孤独与凄凉。一路上,我发现想看日出的人并不少,大
家说说笑笑,不久便来到了山脚下。
天空依然很暗,周围的
植物只是一团团模糊的黑影。开始爬山了,激动的
心情终究驱散了黑暗带来的
恐惧,我一边走,一边与身边的人进行愉快的交谈。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爬到了半山腰。小憩片刻后,我的脸上突然感到一丝暖意,抬头一看,
原来天边出现了一条暗红色的细长的带子,别提多好看了。此时,我的耳边传来一阵阵惊叹声:“这条带子好像仙女舞动的红绸子,看起来好飘逸呀!”这是一个
可爱的
女孩子发出的
声音。“不对不对,这分明就是一条海带,看起来实在是太
美味了!”不用想,这肯定是一个吃货的
心声。
过了一会儿,天边的
云朵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一分钟后,这片红色逐渐扩大,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海洋的颜色也在逐渐加深,天边似乎燃起了熊熊烈火,猛然间,云层中钻出了几道细细的抛物线,如同
太阳的发丝,闪着金光……我正看得入迷,一位不速之客——货车突然闯入了我的视野。不过,它似乎
明白我们的心情,降低了嗓
门,迅速离去。就当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车分神时,太阳早已冒出它那
调皮的小脑袋,红红的脸蛋逐渐扩大。“古人诚不欺我也,初升的太阳果然长得像红红的苹果,要是能咬一口该有多好啊!”身边传来一个俏皮的声音,引得周围的人笑成一片。就这样,太阳在我们的叫喊声中,终于露出了圆圆的笑脸。
太阳出来的一刹那,远处的
群山又恢复了蓬勃的生机,路边的
小草从睡
梦中醒来,山下田地里的农民伯伯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处处显得生机盎然。
我伸开双臂,朝着天空,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指导教师:范
雪玉】
点评: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将“我”与
家人看日出的情形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尤其在第二段中,作者巧借引用的修辞
手法,将徐志摩对日出的生动描摹呈现在读者面前,加深了
自己渴望看到日出的急切心情,对引出下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文章第三、四两段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日出东方的景致付诸笔端,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读来意蕴丰富。
【误区警示】
一、刻意使用修辞手法。有些
同学为了提升作文的含金量,在写作中动不动就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结果给人造成一种修辞泛滥的感觉。
二、用抽象的事物做喻体。有的同学在选取喻体时,不找那些通俗易懂的事物做喻体,而是剑走偏锋,让人难以理解。
三、不能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有的同学在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时,缺乏对景物的深刻观察,因而无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大大降低文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