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
曾经读过的一个小故事,
美国一位白人
女孩儿与
妈妈坐出租车,看到司机是不同于她们的黑色皮肤,女孩儿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司机
叔叔的肤色和
我们的不一样?”
母亲说了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肤色不同是为了让我们相
爱呀!”
最后,那个女孩儿笑了,我仿佛看到了世上的又一道
温暖的光芒。是母亲让她看到了肤色背后的
尊重与
关爱。倘若那位母亲转换语气,告诉女孩黑人天生低人一等,那个女孩儿眼中的
世界还会那样温暖吗?恐怕种族歧视的思想会在她心中
根深蒂固吧!
对于孩子而言,他所看到的世界决定了他的品德,而这世界是
美好还是丑陋,在于我们如何展示这个世界。
但可悲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总是
喜欢用暴露丑恶的方式逼迫孩子“
成长”。走在
街上,
看见父母把孩子拉得远远的,竟是为了躲避向他们伸来的求助之
手;某校校规明确规定“不要跟职高生混在
一起”。这其中隐含着的身份歧视与职业歧视,全都滋长在孩子的心中……
社会的种种,让人痛心。孩子的双眼本该看到的是温暖,是爱,是喧嚣背景下依旧不变的传统与真心,唯此,他才
可能变成一个温暖的人。而当代社会,大多数的孩子过早地看到了丑陋与肮脏,这些丑陋根植于他们内心,将会成为他们走上社会的生存法则,由此,故事一再被重演,人世的美好越来越少,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不是。阿尔贝·加缪说过一句话:“人性总是在
呼唤,而世界总是在不合理地静默着。”我们呼唤美好,呼唤在下一代人性
大美的回归,请不要沉默,让我们搭起一座美好的世界
花园,让我们的孩子看见世界的美好。
为此,许多人履行着这样的使命,我看到巴黎恐怖袭击后,那位亚裔
父亲对充满
恐惧的儿子说:“没关系,他们可能有枪,但我们有花朵啊!”几句话一
瞬间驱散了孩子心头的阴
云;扎克伯格为了女儿捐出
自己的所有财产,只为女儿
长大后看到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在这个国
家,我们正不遗余力地留住
蓝天碧海和那渐行渐远的古朴
温情,不正是为了后来者看到这里的
风景之美与人情之美……
走吧,去建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发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别忘了,你和我,都是这个大大世界的小
小孩子。
评点
让孩子看见一个温暖的世界,这是你我的
责任。文章选取典型例子:白人母亲对孩子“尊重与关爱”的教育,有些家长和
学校灌输给孩子的身份歧视与职业歧视,扎克伯格为女儿所做的一切……正反对照,富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