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我的眼里常含
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题记
那是一方
美丽的土地,一方让人无法割舍的土地。我把
生命的
根留在那里,那里有一种
声音,如微
风,清清凉凉,滋润心田;有一种声音,如
阳光,飘飘洒洒,洒满
温情,那是海的洗礼、浪的张扬,时时触碰着我飘忽不定的心扉。
“听,海哭了……”
那是临行前,
妹妹对我说的话。是的,海哭了,阵阵波涛,如呜咽,如倾诉,在我即将离开时轻轻地呜咽着。那天,我拉着妹妹的
手,走在无数次
玩耍过的海滩,细腻的沙子在趾间滑过,如
母亲般
温柔。海也显得格外平静,没有惊天巨浪,只是就这样呜咽着,呜咽着。妹妹紧紧抓住我的手,生怕一松手,就会从此
失去我一般。原先蹦蹦跳跳的她,
今天也如海一样乖,她抬起那黑
葡萄似的
眼睛看着我,然后幽幽地说出了那句富有诗意的话,
瞬间击溃了我的泪腺。
还能清楚地记得,几年前,一个十多岁的小
女孩,领着妹妹,光着脚丫,提着竹篮,就是在这海边,一边捡着贝壳,一边对
大海高喊,我要捡完整个海滩上的贝壳。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贝壳是永远都捡不完的,就如这波涛声,从不会消失的。而她要走的
路还有很长很长,长得如这茫茫的大海看不到边。
还能清楚地记得,每次
父母打渔回来,我们总是在这海滩上热切地期盼。夕阳的余晖中,海也如
梦中的
童话,洒满了一片金黄。就在我和妹妹快要失去
信心时,在远处,在夕阳的余晖中,不,在童话的梦幻中,一艘驳船驶进了我们的视线,接着便是欢呼雀跃,那笑声都能盖过海的波涛。
然而,为了上学,我不得不暂时离开大海,离开相拥十四载的大海。静静地躺在
学校的宿舍,闭上眼,我就能听到大海的波涛声。
原来,我就像一只
风筝,无论飘得多远,都被一根长长的线牵着。那根线,便是来自
故乡的声音。
斗转星移,转眼就是三年,我就要到更远的地方去了,然而,“听,海哭了……”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
不记得是哪位诗人
曾经这样说过,那故乡的声音日夜挂在耳边,且时日愈久音律愈发清晰的人,一定是
远离故乡的游子了。是的,只有游子才会有这种
感受。故乡的声音几乎没有什么洪钟大吕,但却都能让人心动,一阵波涛,一声鸥鸣,都能吸引你的目光,让你侧耳谛听,是不是又靠近了故乡。
因为我是海的女儿,所以海的声音,常在我心田回响。
【技法借鉴】
选材
个性,情感真挚。本文选取了
自己离开故乡——大海,到外地
求学时妹妹一句富有童真的话“听,海哭了……”作为线索,引发在大海边捡贝壳、等父母归来等
温馨画面的
回忆,选材个性突出,富有地域特色,表达了考生对大海和对
过去美好的深深怀恋,思乡情节浓郁,立意独特,很能触动游子的泪点。
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文章因选材富有地域特色,故而语言表达也别具风味,例如海边捡拾贝壳的童真、海边等父母归来的梦幻,都如童话般唯美,再加上作者情感浓郁,善用修辞,作品读来充盈着动人的
力量,很能打动读者的
心灵。
结构严谨,衔接自然。文章采用倒叙的结构构思,先提出“那声音”,即妹妹的话,然后再交代这一声音的来历,并以此为线索,勾起了对
往事的回忆,最后回到眼前,首尾呼应,结构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