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曾道:“在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一切都会如期而来。”而
我说,在你
尝试过一切不擅长的事之后,一切都会如期而来。
在很多人眼中,威廉·西德尼·波特是一个去做了很多
自己不擅长的事而浪费了大半辈子的人。而在我看来,正是这些不擅长的事,才造就了后来的他。
波特早年在
药房当药剂师,他并
不喜欢也不擅长,但他还是
坚持做了,并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婚后的他,来到银行过日复一日、重复而枯燥无味的
生活。他当然也不是这块料,不久后就因上班期间
画画而出现差错,从而入狱。狱中的他渐渐
明白,他想过的是随心所欲地写作的生活,以前那些“不愉快”的尝试,反而笃定了他成为作
家的
信念。他的作品多反映底层人民的
坚守与艰辛,这一切都与他早年的
经历密不可分。
波特出狱后成了红极一时的短篇小说家,为了
感谢当年做药剂师的那段
岁月,以他最景仰的药剂师的
名字,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笔名:欧·亨利。
欧·亨利传奇故事的结局,如同他的小说一般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正
因为他每一次
勇敢的尝试,才发现了自己的各种缺点、各种不
适合做的职业。也正是这些不擅长的事,成了他日后最擅长的事里不可或缺的一笔。
席慕蓉在我们眼中是个浑身充满文艺细胞的诗人和画家。她那篇《几何惊
梦》,用极细腻的文笔道出学生时期对数学的不擅长。就是这么一个令无数文艺
爱好者追捧的作家,也曾为个位数的数学
成绩所苦恼。但坚持的
学习和不懈的
努力,却也教会了她勇敢地面对
挫折,或许还平添了几分作画时的
耐心和沉静。
席慕蓉曾说:“明知道有一日,所有的悲伤都将离我而去,我仍然竭力地搜集,那些
美丽的、纠缠的,值得为她活了一次的
记忆。”是啊,那些不擅长的事带给我们的一切,即使是那些悲伤,也值得记忆,去感谢。
“好的坏的,事后谈起来都很罗曼蒂克。”诚不我欺,木心这句话,也许就是
鼓励我们多去做一些不擅长的事吧,不管是
快乐还是悲伤,我们终会感谢那些“不擅长”带给生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