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
爱因斯坦在1946年所预测的那样,21世纪的人们仍无法逃避科技这种理性产物带来的非理性化社会的灾难。
道德沦丧袭击着暗流涌动的社会之海,表面上的波澜不惊,让许多人翻了船。
工业时代,人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似乎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的确,
生活水平提高将物质生活中的种种
诱惑暴露无遗,人们像卡夫卡笔下的甲虫一样惊慌失措,在异化
自己的生活中找不到可依靠的。然而,这并非都是科技的错,毕竟科技是可控的。
人们往往忽视自身不可一世的缺点。人性生来就是介于完
美与罪恶之间,一旦
自我放纵等缺陷被打开缺口,那是一股洪流,不可阻挡地让自我之欲倾泻。从古至今,无论科技有无,人们总迈不过这一关。科技只是罪恶的载体,让它们有机可乘。
当然,爱因斯坦所说的人们——道德沦丧的人,只是那些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的人。潜心研究自己领域内的真理、孜孜不倦
追求星空的人是不会受什么科技的负面
影响的,他们在
书与真理中寻求
对话宇宙的方式,纪念
过去,探索
未来。
其实,科技并非要站在人性的对立面。它
曾经是人性
执着追求的一部分。人们
原来也受到过科技的恩赐:科学发现了自然界的
永恒道德律就打开了人文主义的泉眼,让它至今生生不息;科学释放了自我认知的灵魂,让中世纪的人们挣脱枷锁,拿着
自由的镰刀
收获独立的灵魂。
只是现在人性冷漠,人们与物质相接近,需要当代人进一步
努力。我们不支持反科学,而要寻求
本心。老庄曾说“人不为物所役”,是要人们以物役物,沉淀内心,回归
生命伊始的意义。
科学与教育依然是人们脱离原始冲动的武器。每当社会阶段更迭,只有社会
价值体系
根植于此,这需要人们不断传承真理,用人性的
善良与
正义征服那些蠢蠢欲动的沦丧之欲,
树立坚固的理性之坝,阻挡前
路的黑暗与寒流。法律和道德的结合是驾驭科技的另一条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