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满分作文
 栏目类别:作文写作技巧

依托语文教材做好作文教学

更新时间:2016/5/6 21:42:00  手机版

  一、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定位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教材的使用有了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传统观点,即教教材,认为教材就是学科内容,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习得教材所提供的系统化知识;第二种观点是利用教材,并结合教师的知识实践及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自主研讨学科与教材,以课程、内容的自主创造为前提,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之一而不是全部加以利用,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是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以外的其他材料的开发和学科课程与教材的创造;第三种是完全脱离教材、不用教材。前者把教材视为一种教学工具,而后者则放弃教材。想只有把国教材变成学材,把国家课程变为校本课程,教材师本化、生本化,才能发挥教材最大功效,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好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专题、语文实践活动,立“大语文”教学观,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语文的魅力,不断积累写作的素材。 

  大语文教学观指的是:在教学中,学习材料是广泛、多样和大量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的、渗透性的学习,其学习方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学习环境不仅仅指语文课堂教学,还包括学校的环境布置 ,以及家庭和社会所提供的语文学习环境,是教材、教学方法、课堂的又一变革。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这样强调“语文课程应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这样规定“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设计了《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婉转拒绝》等12次口语交际;《我文学》、《走近图书馆》、《模拟新闻发布会》等12次语文实践活动;《》、《荷》、《长城》等10次专题研究。可以说,这些活动为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尽的展示空间。我在开展《狼》专题的研究活动时,把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组内成员合理分工,有的上网搜集关于狼的资料和图片、有的查找关于狼的成语、谚语、有的负责收集相关的故事、有的负责回家采访老人了解本地方狼的相关事件。我规定了具体开展的事项和时间,组内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己制定计划,等到汇报的时候,取得的效果让人大吃一惊。有的组交流了本地狼的相关事件,提出了原来有狼,现在却灭绝了,提出了一些环保的理念和措施;有的组交流了相关文章的学习体会;有的组在学习完蒲松龄的《狼》后,走近了学校的图书室,查找了关于蒲松林的相关资料,交流了其代表作《聊斋志异》等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围绕狼开展了辩论活动、制作了手抄报等。“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我不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把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专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可喜的是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让同学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农村学生因其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写作视角、生活体验有限,写作出现千篇一律、素材都是打吊针、送伞,语文教师通过自身的修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合理开发、挖掘教材,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语文魅力,不断积累写作的素材,要“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三、用好课本,依托文本,学习写作技巧 

  写作,除了学生本身独特的感受与语文素养外,还需掌握写作技巧,如: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文章的结构、素材的处理与加工等等,这些都必须由教师教会并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很多语文教师知道教会学生写作技巧的重要,但却抛开了教材,另辟蹊径,从参考书、网络、作文指导等书籍找答案,更有甚者凭借自己的经验教授。殊不知,这样的方法脱离了学生实际体验,有的参考书讲授的知识生涩难懂,学生听得里雾里,写作更是稀里糊涂。语文教材提供了可借鉴、学习的平台。比如,于漪所写的《往事依依》,在这一课中,可以学习作文的拟题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写作方法及作用、文章的选材、材料的详略安排、段落之间的过渡;在《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中学习文章的线索、故事情节的安排;在《孔已己》、《范进中举》中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在《蓝蓝的威尼斯》、《春》中学习词语的锤炼、修辞书法的运用、景物的描写。只要语文教师合理安排、设计好三年的作文教学计划与进度,教材就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参考,“引导学生走由“仿”到“创”的子”。 

  四、文以载道,运用教材,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如何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相互对待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发展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而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青春发育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经常面临生理性成熟,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思想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依附所引起的矛盾,加之社会不良风气、拜金主义、影视剧、网络上传播的暴力、色情,在实际的作文写作中,不乏充满暴力、早恋、思想偏激的学生作品。纵观六册教材,从童年记忆到了解建筑、认识动物,再到爱国情怀、关注自然,最后到读书方法指导,无不体现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态度。我在上八年级上册“至爱亲情”单元时,对五篇文章进行整合,其中有一环节就是让同学找到文章主题的共同点,谈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找一找现在的自己与原来的自己有什么不同,我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受到极大的触动,在那一周的以“至爱亲情”为主题的作文写作训练中,同学们真情流露、感情真挚。做为语文教师,切不可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看做语文教学的附属品,为了一节课的完整,一笔带过,而是要精心设计与挖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文字有温度、语文有情怀,守住这一片净土,达到课文学习与作文教学的双赢。 

  总之,做为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挖掘教材、依托教材,做好作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就能让语文教学走得更远,作文写作更加轻松。

 相关作文推荐
 题记素材
 作文写作技巧
 作文专题训练
CopyRight @ 2020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www.zqnf.com